2017 年 8 月 7 日,三位財經大咖吳曉波、葉檀、馬光遠齊聚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面對國內投資收益逐年下滑的金融市場以及新中產日益增長的焦慮情緒,三位名人此次是為了共同探討一個話題——“中國下一個 10 年,我們如何投資?”
但其實這次三位名人到來還有一個目的,他們要考察一位從業 26 年的證券“老兵”,他叫薛峰。據悉,薛峰用 10 年時間專注打磨了一款理財辦事,名為 “薛掌柜基金組合辦事”,2007 年- 2016 年,他的基金組合辦事取得了 10 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1.3%的業績。

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投資需謹慎
讓現場一百余位參會媒體感到不測的是,經過 3 個多小時的交流探討后,吳曉波在現場下載了薛掌柜APP,并率先投資體驗,葉檀與馬光遠也紛紛體現,基金組合辦事將破解 3 億新中產財富焦慮,或將成為中國未來 10 年的投資主流。
這位薛掌柜究竟是如何打動吳曉波、葉檀與馬光遠這三位大咖的呢?
吳曉波現場出考題:如何破解新中產的財富焦慮?

關于新中產的財富焦慮,用“國民新中產代言人”吳曉波的話來說“是不認命,是想追求更好的生活”。然而回歸理性分析,焦慮主要分在兩端,一端是職務性收入是否提高?另一端,也是根源所在——“財產性收入的不確定“,辛苦打拼積累的三五十萬,每年要和一路高漲的CPI競賽,卻難以找到好的投資標的,“之前大家有了錢要么去股市,要么去房市。這么多年下來買股票是行為藝術,可能買房子是對的“。但本年開始房產領域去杠桿化明顯,從前主要投資不動產的吳曉波也慨嘆,“這是高風險的投資,我覺得效率很低”。

長期研究中國房地產的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也認同這個不雅觀點,“買房就能賺錢的時代或許已經結束”。他直言:“調控政策這么大力度的情況下,加上行業自己的周期性因素,中國房地產市場實際上已經變天了。”。
“真正到中產階級以后,人們打理財富的主軸是兩個:第一是規避未來的動蕩性,第二是過上更幸福的生活。在這個配景下,新中產需要一種專業的相對穩健的投資方式。“帶著這樣的疑問,吳曉波現場發問薛掌柜:“中國新中產如何破解財富焦慮?“
薛掌柜憑什么打動國民新中產代言人?
房市無路,投資無方,如何破解中國 3 億新中產的財富焦慮?面對三位大咖的拷問,薛掌柜創始人薛峰用歷經 10 年研究與實戰推出的第五代基金組合辦事交出了答卷。
薛峰于 2007 年推出國內首款基金組合辦事。十年間,薛峰帶領團隊在實戰中對策略進行了無數遍的驗證、優化,期間更進行了四次迭代升級,終于推出了第五代基金組合辦事。
對此,吳曉波體現,“本來買基金很麻煩,要去選一只基金,四千多只讓我選,都不知道哪個好“。薛掌柜基金組合辦事從 4000 多只基金中精選4- 6 只構建投資組合,并按照宏不雅觀經濟和市場行情變革進行動態調整。吳曉波不禁感慨:“幾分鐘就完成基金組合辦事的參與,你甚至不消懂基金,不消懂什么叫定投,什么是指數基金和股票型基金。”
但真正讓三位名人打消疑慮的,是薛掌柜所展示的基金組合辦事歷史業績: 2007 年- 2016 年,薛掌柜基金組合辦事 10 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1.3%。
“十年算是兩個大周期了,經過兩個大周期的考驗,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葉檀評價道。

吳曉波認為,“薛掌柜基金組合辦事經過十年時間的打磨和不停的迭代,這種建立在安適、穩健前提下的專業辦事正是新中產人群需要的。"
最后,在得知薛掌柜首創了“不達超額收益,不收任何辦事費“的辦事模式后,吳曉波更是當場下載了薛掌柜APP進行投資體驗。
被問及為何現場體驗薛掌柜,吳曉波體現,“它有幾點很好,一是一萬塊錢就可以參與,二是可以隨進隨出,三是不達必然的收益率不收任何辦事費的承諾,有了這三點承諾,加上十年成功研究與實戰經驗,我愿意馬上去體驗一下他的辦事。"
談及薛掌柜的投資體驗,吳曉波說:“流程很便捷,做完風險測評,他告訴我,我的風險承受能力是積極型的,,對應積極型基金組合辦事,辦事費起征點是9%,9%以下不任何收辦事費,9%以上是收取超額部分的20%,隨時可以退出。這個收益相對來說比較穩健,8%我認為已經蠻高。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能取得5%到6%就算是比較可靠的,相信對其他投資者來說也很吸引。”
打動名人背后是一個證券“老兵”的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