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賈敬華
此前被眾多網友調侃的共享女友真的來了!來自媒體的報道稱,在新三板掛牌的情趣電商和兩性交流社區他趣今日頒布頒發推出“共享女友”辦事。
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再到共享休息艙和共享服裝,共享經濟擴張的速度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眼下,連女友都要搞共享了,這著實讓人驚嘆。
被歪曲的“共享女友”
不得不說,共享女友這個項目名字自己就有很濃重的營銷意味。此外,共享女友還跟荷爾蒙經濟聯系在一起,擦邊球式的營銷手法,讓共享女友瞬間就火爆起來。各大媒體的頭條,充斥著大量共享女友相關的內容。
事實上,所謂的“共享女友”辦事并不是真人,而是共享充氣娃娃。據他趣相關人士介紹:目前上線的有五款娃娃,別離是香港、俄羅斯、希臘、韓國和天堂島造型,娃娃還可定制發型、瞳孔顏色、膚色,以及加熱、發聲等智能屬性,也可選購服裝與道具。
另據他趣方面透露,,共享女友所使用的娃娃與一般充氣娃娃差別,共享娃娃由實體硅膠材料制成,與真人的身高體重相同,市場售價為上萬元。用戶下單后,需支付 8000 元押金,一天的使用租金為 298 元,三天為 698 元,一周則為 1298 元。支付完成后他趣方面將送貨上門并指導使用方法。使用完畢后,工作人員免費上門回收,押金退回,并扣除相應的使用費用。
不難看出,共享女友素質就是一個共享充氣娃娃的項目,與共享充電寶的模式非常類似。只是在營銷方面,共享充氣娃娃使用了更刺激眼球的“共享女友”詞匯,這難免讓人浮想聯翩,終究與花邊兒相關的信息關注度更高。從這一角度來說,共享女友是一個被嚴重歪曲的共享經濟項目。
比來一段時間,花樣繁多的共享經濟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而諸如共享雨傘、共享馬扎這樣的項目對用戶而言并沒有太大的價值。那么,高調登場并如此大標準營銷的“共享女友”能否給熱度銳減的共享經濟注入一針強心劑呢?
“共享女友”挑戰重重
說白了,被各大媒體瘋傳的“共享女友”項目,就是一個情趣項目。僅就共享娃娃這個項目來說,市場需求很關鍵。盡管比來幾年情趣市場處在一個穩步增長的階段,但這并不料味著共享娃娃能夠一炮走紅。
由于充氣娃娃的銷量沒有公開的官方數據,我們無法準確的了解國內充氣娃娃的銷量。綜合現有的數據分析得知,國內充氣娃娃每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數十億元的規模。根據一個充氣娃娃平均 1 萬元來計算的話,一年下來,全國充氣娃娃的銷量無非 10 萬個擺布。當然了,這一數據僅僅是粗略的估算,加之受五千年文化熏陶的因素,很多男人還是比較守舊的,這是充氣娃娃市場銷量并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既然充氣娃娃的市場需求有限,共享娃娃想火爆就成為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除了市場需求較小外,價格、用戶的隱私和衛生,同樣是影響共享娃娃普及的兩個重要因素。眾所周知,很少有人樂意讓公眾知道本身是充氣娃娃的用戶,如何掩護消費者隱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談及用戶隱私的問題,他趣方面的工作人員稱,在充氣娃娃的預定和運輸過程中,都將掩護個人隱私。
在實際應用中,他趣能否全面掩護消費者隱私還需要不雅觀察。考慮到共享充氣娃娃使用過程中會與人親密接觸,衛生問題就變得非常尖銳了。為了保證充氣娃娃的衛生安適,運營體現有兩大辦法,一是實體娃娃局部關鍵部位做到每客一換;別的一條辦法就是,充氣娃娃回收后將通過五道專業清潔工序消毒殺菌。從外貌來看,這些辦法很到位,但能否執行還是一個未知數。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疾病傳染是一個高度敏感的話題。一旦充氣娃娃的衛生處理不達標,這種危害是很多消費者擔心的。雖說充氣娃娃平臺方一再強調會保證娃娃的衛生,但消費者是否有這個膽量與其他人共享充氣娃娃呢?這個問題,恐怕需要時間來檢驗。
事實上,充氣娃娃自己高度私密的特性,注定了這一產品并不適合共享。眼下,逐利的本錢再次找到了消費者的痛點,玩起了共享充氣娃娃,并美名其曰“共享女友”。這種拿荷爾蒙刺激的共享經濟,儼然是共享經濟和情趣經濟衍生的一個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