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人們對于健身有了全新的認知,健身不再只屬于專業人士,目的不再僅僅是為了減肥,如何通過運動健身獲得更強健的身體、完美的體型、更加有活力的精神面貌成為新追求,甚至能否堅持健身還被掛上了意志力強弱的標簽,在這樣的氛圍下,為健身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各類健身APP在需求的刺激下誕生,豐富的功能讓人們的健身活動變得更加專業和有趣。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按照互聯網公開市場數據和監測數據,結合相關用戶調查取樣,分析討論2017上半年健身APP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我國健身行業產值增速不變

2016年6月,為促進健身產業發展、增強全民身體本質,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
年)》。近年來,國民參加體育熬煉的意識明顯提升,對于體育用品的消費不雅觀也基本成熟,從而帶動健身行業產值平穩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健身行業產值為1300億元,預計2017年將達到1590億元,而到了2020年將達到2000億元。
2018年健身APP用戶規模將達到7200萬

從健身APP用戶規模走勢來看,2016年用戶規模增速最快,增長率高達72%,到了2017年以后增速開始放緩,用戶規模預計達到5200萬。一方面,進入發作期后的健身APP逐漸出現同質化現象,導致用戶興趣的喪失,另一方面,融資趨于冷靜,行業熱潮開始降溫。雖然增速放緩,但陪同部分熱門產品不停的升級優化,還將繼續刺激新需求,用戶規模在未來仍連結增長態勢,預計2019年將突破9800萬。
33%用戶使用健身APP的目的為減脂

健身APP的誕生改變了傳統的健身模式,讓人們不找私教也能獲得相對專業的健身訓練計劃,而且通過簽到、健身教學視頻、健身計劃定制、論壇互動、訓練及身體數據監控等功能,提升用戶健身熱情和體驗感。
如今,人們對于健身的追求愈發強烈,以往健身的目的大多為減肥,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期望通過健身提高免疫力、增肌塑形、提高心肺功能的用戶數量增加,占比超過半成,不過目的在于減脂的用戶仍占絕大部分,占比為33%。
悅動圈下載增量最多

速途研究院統計360手機助手、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華為應用市場和豌豆莢這五個安卓軟件市場中健身APP的累計下載量,并將之與2017年3月統計的數據相對比,得出近六個月健身APP下載量增量排行榜。
下載增量最多的為悅動圈,增長8842萬,其次為keep,增長5795萬,比擬之下,排在后面的咕咚、樂動力、悅跑圈、云狐運動、火辣健身等APP近六個月下載增量較低。
六成用戶每周健身次數在2次以下

雖然比來幾年人們參加體育熬煉的意識增強,熬煉的人數比例大幅上升,但是調查數據顯示,人們平均每周的健身次數仍然處在較低的水平,還未養成高頻次健身的習慣。61.7%的用戶每周熬煉2次以下,24.5%的用戶每周熬煉3-4次,僅有13.8%的用戶每周熬煉5-7次。在生活節奏不停加快的配景之下,沒有足夠的時間是人們不健身的主要因素之一,健身APP在不停豐富其產品功能之后,探索如何能利用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的碎片化時間,提高用戶健身欲望和健身次數顯得尤為重要。
跑步為最常用的健身方式

數據顯示,在人們常選擇的健身項目中,跑步和健走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別離為68.4%和47.1%,這兩種運動方式學習成本低,老少咸宜,且不受運動場地和時間的限制,因此在人們的健身活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大多健身APP也以記錄步數、消耗能量監測以及運動路徑追蹤等功能為切入點,迅速在健身喜好者之間傳播,成為熱門應用。由于大量同類產品的出現,健身APP也不停推出健身計劃定制、健身知識、健身餐搭配以及健身社交等功能來凸顯自身差異化,從而留住用戶,搶奪市場。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面對市面上幾近相同的健身APP,用戶一定會失去新鮮感,雖然很多APP推出定制課程功能,但是總體而言,這些課程還是無法滿足用戶更為細致的需求,專業程度也很難與健身房的私教相匹敵,終究用戶在使用APP熬煉的過程中出現動作不規范等問題,健身APP是無法發現并提醒的,這在必然程度上較低了訓練的效果,增加身體受損的概率。目前健身APP對運動數據的監測僅停留在初級水平,未來通過連接專業的可穿戴設備,實現更為準確的運動數據監測和動作指導,為用戶提供更加安適的運動環境還需要相關領域的從業者多加配合,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