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蘋果發布會,小編只想感嘆一句,現在的劇透真是太準了,簡直一毛一樣!唯一的亮點,可能就是Animoji了吧。

要說Animoji,小編覺得,這絕對是這次iPhone X 的殺手锏!

此次蘋果發布會展示的Animoji功能,就是靠Face ID背后的前置深度攝像頭來實現的。iPhone X預置了 12 款卡通畫像,你可以選擇化身成一只雞或者是一坨屎。

是不是覺得這些黑科技異常酷炫?
但是,其實蘋果的Animoji在應用上存在局限性。首先,需要手機配置深度攝像頭,成本較高,所以目前蘋果只在iPhone X上實現。終究iPhoneX的“齊劉海”中包孕了結構光發射器、結構光接收器、距離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前置攝像頭等等。

而在技術上,蘋果在 2015 年收購了Faceshift,通過兩年時間的研發布局,才在iPhone X實現了娛樂化的Animoji。
但是,小編想要說的是,心情驅動的Animoji并不是蘋果獨有的,相芯科技,也就是FaceUnity早已玩得爐火純青。

FaceUnity早在去年 6 月份就已經推出了用于移動端平臺(iOS、Android)心情捕捉的 SDK 開發包以及3D制作工具開發的人臉心情動作制作插件。對于FaceUnity來說,心情驅動不是一個研發技術的原型,而是一款成熟的可以落地的產品。目前,,已有 70 多家B端客戶已經和FaceUnity建立合作關系,每天的SDK調用次數達到近 400 萬次!

和iPhone X紛歧樣,FaceUnity利用了人臉的先驗知識,即只是看到一個人的照片,也可以想象出這個人的長相及三維特征。然后通過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算法,將2D的平面圖像重建為3D人臉模型。所以FaceUnity不需要用到深度攝像機,只需一個簡單手機前置攝像頭即可實現。
FaceUnity也給客戶提供多種形象選擇,除了像Animoji一樣的動物類型外,還包孕二次元形象,甚至是一個傳神的3D虛擬形象。

但是就技術而言,目前虛擬形象的制作存在較高門檻,制作一個虛擬形象需要對40- 50 種差別的面部肌肉運動進行建模。而高額的制作成本,容易使開發者望而卻步,影響個性化虛擬形象的制作,阻礙產品的更新迭代。

而說到虛擬形象的制作,就不能不提FaceUnity的自動生成個性化虛擬形象的功能(Photo to Avatar,P2A),只需一張自拍照,就能輕松生成傳神的3D虛擬形象。簡單來講就是,輸入一張照片,經過一個黑盒子處理,出來的就是一個 3D 模型。而這個黑盒子其實就是現在的人工智能。這套 AI 系統需要做的事情包孕抓取特征點、識別性別、識別配飾等。除了做普通的人臉識別外,還要創造出一個 3D 形象,且這個形象要與輸入的 2D 照片高度匹配。
不但如此,FaceUnity還能提供一整套完善的數字資源。例如,添加動畫效果,給虛擬形象換服裝,換發型,添加裝飾物,甚至還能更換場景,此外,虛擬形象還能進行動作演出和cosplay。

目前,FaceUnity正在嘗試更多基于心情捕捉技術的游戲和應用。我們有理由相信,蘋果 ARKit 平臺在早前的布局,iPhone X 及其面部識別相關技術的隨后推出,已經為 AR 的真正落地打開了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