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對于共享單車行業顯然不夠友好。 12 月 9 日,有媒體爆出目前共享單車行業已有 34 家公司倒閉,而這一天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ofo的投資方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體現希望可以早日結束語摩拜的砸錢大戰合二為一。
同樣還是這一天,北京發布了大風藍色預警。在北風之下已很少再見到有人騎行,實際上共享單車已被大風徹底刮涼了。

盡管無人騎但運營維護卻不能少
曾幾何時,朱嘯虎放話,ofo與摩拜的戰爭將在 90 天內結束,而這就如同朝鮮戰爭時期麥克阿瑟豪言要讓戰爭在感恩節前結束一樣,最終卻頻頻打臉。
僅僅一年,朱嘯虎就不得不承認本身當初低估了燒錢的速度,開始號召雙方化干戈為玉帛,握手言和早日實現合并。
在共享單車誕生的初期,豈論是投資方、從業人員還是用戶都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媲美網約車的朝陽行業。從 14 年到 16 年,幾十家共享單車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拔地而起后又快速倒下。
出現這樣的結果并不令人感到不測,原本共享單車的盈利渠道就非常單一,至少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共享單車靠的都還只是騎一次 1 塊錢的短租方式。至于初期所想象的流量變現依然如空中樓閣一般無法落地實現。
盈利方式的單一注定了這個市場不會龐大,正如小藍單車CEO李剛曾經說過:靠單車租金,行業規模只有 300 億元的市場,如果加上金融等衍生辦事是 500 億元的市場,但是加上精準廣告媒體的投放,就將共享單車市場規模推向了 1000 億元。
很遺憾,小藍單車的金融衍生辦事如今釀成了挪用租金讓無數消費者驚恐不已,但推下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的并不是小藍單車,同樣,最后一張也不會是他,真正目前收到影響的恰恰是曾經讓很多知名投資人后悔錯失的ofo和摩拜。

大量倒閉單車企業讓摩拜和ofo陷入信任危機
兩周前,有媒體爆出ofo和摩拜目前由于資金緊張開始挪用客戶押金,消息爆出之后,筆者的伴侶圈簡直快被刷爆,已被大量單車倒閉消息嚇的驚慌失措的用戶開始瘋狂的從兩家公司提取押金。
在筆者看來,這樣的行為就如同金融危機時,銀行需要面對蜂擁而至的擠兌一樣,將讓企業承受不行思議的資金鏈斷裂壓力。
不過這一切并不是結束,,實際上天氣的下降將是壓垮共享單車行業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嚴寒的天氣下,用戶紛紛放棄共享單車轉而采用傳統交通出行方式。
比來一個月來,早晚打車的困難程度直線上升,排隊 100 多號的現象屢見不止,而這在 3 個月前簡直不敢想象。

天氣讓網約車再度火熱
所有發生的這一切顯然不是ofo和摩拜所期望的,要知道,盡管每日活躍用戶數量發生銳減,但是運營成本卻并不會有任何下降,而這樣的情況至少還需要持續 4 個月以上,而雙方的彈藥庫已嚴重不足。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盡管小藍倒下了,但老三這個位置卻被剛剛獲得融資的3. 5 億美元的哈羅單車所取代,特別是其背后的投資方之一螞蟻金服格外扎眼,讓人感覺阿里巴巴簡直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最好寫照。
投資收益不穩,投資人急了,押金取回有風險,用戶急了,市場僵持不下,從業者急了。
網約車行業曾發生的一切如今照搬到了共享單車行業。而結局也早已寫好,就像 12 月 7 日第十七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豈論是ofo還是摩拜背后的金主爸爸們都已一致體現,希望兩者合并,而剩下的,只是利益分配的劃分,終究在本錢面前,所有的愿景和抱負都是扯淡,唯有賺錢才是唯一的硬道理。
結束語
有人說共享單車目前只是在北方受天氣影響很大,在南方應該還好,但筆者對此只想說一句話:那得多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