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今年是第一次參加IT領袖峰會,這位從沈陽遠道而來的客人對深圳IT產業有著深刻認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連說了幾個非常欽佩”,我覺得深圳市政府現在大力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很有魄力和遠見,相信深圳未來會在互聯網、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等領域保持一個很好的發展勢頭。”
深圳IT產業特色鮮明
劉積仁是中國第一位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對IT產業有著獨到的看法,來到深圳,他很自然地聊起深圳的IT產業。他頗為贊賞地說:深圳是我國發展IT產業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國IT和軟件產業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IT產業基礎雄厚,優秀人才聚集,國際化程度和產業成熟度較高,這是深圳得天獨厚的優勢。”
問及深圳IT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劉積仁侃侃而談,我們注意到深圳如今在互聯網和IT、設計和創意產業方面加大了扶持和投入力度,這將形成深圳鮮明的產業定位和特色。”在他看來,深圳可以運用IT技術,大力發展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這樣既可改善民生,同時也可以推動IT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在國家4萬億投資中,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交通、醫療、衛生、社保、電力等基礎設施領域,深圳可以通過這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整個社會和城市信息化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推動深圳IT和軟件產業的發展,培養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企業,成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抓手。”
劉積仁建議,深圳可大力發展互聯網增值服務產業。互聯網與本地的文化有著緊密聯系,像QQ,這一類東西都是新的生活方式。對中國來說,這個機會剛剛開始。中國每年大概有600萬大學生畢業,互聯網至少會解決大批大學生的創業和就業。未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在網上做音樂,做圖片,做片子,這就是互聯網的機會。”
用新思維看軟件服務外包
東軟是業內軟件服務外包的翹楚,在深圳正在進行的發展軟件服務外包產業之路上,深圳企業要向東軟學習什么?對此,劉積仁分析,未來30年,中國需要強大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軟件與服務業就是拉動這個產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力量。不過,我們必須用全新的思維來看待它,而不能用過去的定勢看這個產業,在產業規模方面,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來自人才資源能力不足的挑戰。”
‘多屆政府,多個領導,一個目標’是一個城市的軟件與服務業取得規模化發展的關鍵,”劉積仁說,過去我去過很多城市,一些政府領導會經常問我,我們這么重視軟件與服務業,怎么產業規模還是這么小?原因是這個產業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一批優秀的企業,包括持續性的投資、政府在這個方面特別有遠見的決策,缺少這些,即使擁有了很漂亮的建筑和軟件園,也不一定擁有規模化的產業。”
未來擬在深圳設立研發基地
深圳是東軟較早開展業務的城市之一,近年來,東軟在深圳的發展取得了持續增長,據劉積仁介紹,其業務主要集中在電信、醫療、企業的軟件與服務外包業務。
劉積仁對東軟在深圳的業務發展比較滿意,他說:我們在兩個主要領域擁有優勢,一是行業解決方案,為電信、電力、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等20多個行業提供解決方案,尤其是在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中,如醫保、醫療衛生、3G應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健康城市等基礎設施領域,都是東軟的優勢領域,可以為深圳的信息基礎設施提供整體性的規劃和系統建設;其次是在產品工程解決方案方面,我們希望能把東軟在嵌入式軟件領域的成熟技術和行業經驗,與深圳在電子、汽車、手機等消費類電子制造方面的優勢結合,提供創新的技術和應用,這種優勢的互補可以形成非常獨特的國際競爭力。”
劉積仁透露,東軟2008年成為香港特區政府軟件認證供應商,在條件成熟時,東軟可能會把對香港的研發基地設在深圳。
劉積仁
1955年8月生于遼寧省丹東市,1980年畢業于東北工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1986年赴美國國家標準局計算機研究院計算機系統國家實驗室留學。他是我國培養的第一位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33歲時被破格提拔為教授,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教授之一。
他如今身兼多職:全國政協委員,東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沈陽東軟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東北大學副校長,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