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40
每日被粉絲關心呵護,嗓子不適都能收到無數條貼心的飲食建議?!!這回采訪的公眾號——“財經馬紅漫”將用切身體驗告訴我們“被粉絲當寶”是種什么感覺。
這個特另外公眾號由著名財經主持人馬紅漫創辦,在 2015 年 7 月份開始運營。每個工作日早9: 00 推送馬紅漫對當前經濟、股市、樓市等財經類相關話題的解析。
?
馬紅漫
他們打造的一款音頻類節目《老馬日日評》在蜻蜓上位居財經類排名第一, 2 年時間點擊量破 5 億!優質內容更成功為公眾號導來第一批粉絲,因為粉絲粘性高,一場互動活動都能在后臺收到幾千條回復!
那么該如何增強粉絲粘性呢?財經馬紅漫從“內容創作、互動活動、社群辦理”這幾個維度來把控住運營標的目的,獲得粉絲信任,助力漲粉和盈利。
打動粉絲還得靠優質內容
兩年如一日精耕細作
馬紅漫老師每天早上 6 點起床后會開始看新聞再進行點評,至今已經堅持了兩年。很多粉絲也都形成了習慣,每天早上在車上,地鐵里收聽“老馬日日評”。推送得晚了,后臺一言分歧就炸開鍋!
主次條相輔相成
公眾號有本身的固定板塊,好比頭條“馬紅漫:xxx”以及次條“異家之言|今天,股市將這樣走!”。這么擺設是因為馬紅漫作為知名人物自帶流量,固定板塊還能形成一種風格,并帶給粉絲期待感和安適感。
財經馬紅漫常規推送是 4 條。頭條是馬老師原創內容,馬老師瀏覽幾大主流財經新聞后會選擇兩到三個話題展開講,從宏不雅觀面、政策面、資金面等角度分析對投資的影響。
二條是固定的“異家之言”,作為頭條的增補會有更具體的投資操作意見,團隊培養的兩個小IP已經紅了,巨神兵已經開始上電視講課。三四條則是授權轉載一些優質內容,作為內容的一種增補。
拒絕刻意巴結,內容以“有用”為主
財經馬紅漫運營者李斌認為金融內容面雖廣,但運營者首先要選擇本身擅長的一個標的目的,然后結合本身粉絲的特性來推文。他們不會刻意地去迎合粉絲的愛好,內容上堅持走“有用”的路線。
但通過數據和粉絲留言也會對粉絲越來越了解,好比在涉及“股市看空”的時候閱讀會受影響,告訴大家一個投資機會時,閱讀量則會有提升。
優化粉絲體驗少不了互動
日常維護
財經馬紅漫每日推文里會細心地回復粉絲留言,配合著音頻把粉絲的問題及回復發布在正文中。粉絲很喜歡這種形式,并且必然程度上能鼓勵大家討論。
馬老師還會口頭表揚某位粉絲的問題及分享的內容,這對增強用戶粘性也大有好處。
下一篇:案例解讀:三類移動社區產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