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40
提問者:匿名公眾號運營者(新榜指數600+)
問題:我是一個做當地號的自媒體人,政策收緊,當地突發事件也不敢發了,大家只能做吃喝玩樂,導致內容同質化。有時候想發一些養生、搞笑、娛樂類增加點擊,但效果也一般。并且當地號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有時候對手還會抹黑我們,現在接廣告也大不如前。請問當地號怎么尋求內容和經營上的突破呢?
答主:吃貨小分隊、南寧圈、魅力上海、生活君、最愛大北京、無錫生活網、在南昌 (本排名不分先后)
石頭
北京·魔都·深圳“吃貨小分隊” 合伙人
越來越多的賬號,因為新規的改變,進入了吃喝玩樂的領域。有一些賬號可能本身都還沒有嘗試調整,就想著換標的目的,想當然的覺得吃喝玩樂領域好做。并不是說調整欠好,但不建議想當然的放棄原本擅長的東西。其實,當大家都一窩蜂進入某一領域的時候,可能本來的領域競爭反而不那么大了。
不管做什么領域,專注很重要,干一行,愛一行,深耕耘總是會有收獲。做好本身能做的,該做的,對手再怎么抹黑也抹黑不了你給客戶帶來的實際效果。堅持本身的調性和原創,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
甄妙
圈子文化CEO,“南寧圈”創始人
當地號我覺得必然要從接廣告、做民生的內容走出來。當地號其實玩法很多,理念上,應該更多是當地商業模式的進化,而不是停留在“號”上。
當地號應該從簡單的“資訊辦事”,實現到精準人群“痛點辦事”的轉移。這就有點回到以前社區論壇的玩法,只不過辦事的窗口和流量,來源于移動端的微信。所以找準本身當地號的定位,挑選一些比較擅長,或者本身資源比較好的標的目的進行切入。
隨著微信紅利的消失,當地輿論管控的嚴格,傳統的民生新聞模式必定是不能為繼的。閱讀下滑是整個行業的事,不只是內容問題,但是這也說明了粉絲更成熟和聰明,不會再傻乎乎的轉載文章了,這個時候反倒是沉淀精準粉絲,,向辦事精準化轉型的最好時期。
五月
“魅力上海”創始人
第一,政策收緊可能在差別的地方,地方網絡主管部門表示得并紛歧樣,突發事件是否涉及新聞,也并沒有蓋棺定論。因此我覺得無需杞人憂天,畏首畏尾。除非你做的足夠大,才更需要注意安適。
第二,地方號的信息,除了民生信息之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比拼,應該是在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等屬于生活方式的層面。這部分是必需堅持,深耕下去的。地方號的內容必然要有本地的地域屬性,這是地方號的核心和存在的基礎,所以我完全不贊成地方號做養生,搞笑,雞湯,娛樂類內容。
第三,地方號的內容好壞與否,內容是否優質。我覺得我的一位總編總結的很好。一篇好的內容要具備三個度:
速度:是否及時,是否夠快,是否夠敏捷。
溫度:是否和我有關,是否和城市有關,是否有情感浸入,是否有情緒的帶入感。
態度:內容的主張是什么,表達的訴求是什么,要喚起什么,創意是什么。
任何地方號的內容,都要和這三個度對照,如果吻合就是好內容!別的,在選題上必然要注意民生類的,生活方式類的,本地屬性的,以及具有創意性的。建議這位伴侶還是要深扎內容,內容是變現的前提。
第四,變現方式上的突破。具體到這位伴侶,我覺得你需要有更大的勇氣,我建議第一還是要投入時間、金錢、人力好好打造內容,然后用各種方式做大粉絲,舍得投入,敢于投入。一心做事,莫問前程,做的在本地足夠有優勢,自然會有鳳來儀。只有有了本地扎實的內容和足夠基數的本地粉絲,才能解決經營的問題、營收的問題。變現方式也有很多種:廣告,電商,CPS,社群營收,活動營收等。
詹曉佳
有米科技新媒體總編
公眾號“生活君”地方矩陣
上一篇:解析登錄認證方式之運營商免密登錄
下一篇:如何培養產品思維和設計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