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36
有時候一款產品有沒有前景真的不需要看數據,你只需要看看本身身邊就可以。
去年,我一共買了兩件“可穿戴設備”:一支Apple Watch和一支小學生使用的小天才電話手表。現在,那款設計感和性能兼備的Apple Watch早已經蜷縮在角落里沒人想起,而小天才電話手表卻成了孩子每天不離手的必須品。
當然,相關數據會讓人更清楚地看到這一對比。IDC的數據顯示,2016年小天才電話手表的出貨量達到了360萬支,在整個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中排在小米之后,位居第二。而去年Apple Watch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為149萬支,位居第五。
與品牌光環加身的Apple Watch差別,小天才電話手表是步步高前兩年推出的一款產品。不但是品牌,與Apple Watch比擬,小天才電話手表自己是一款技術含量不高的產品,功能也不復雜,,有點像一款介于功能手機和智能手機之間的產品。
即使定價只有Apple Watch的1/3擺布,小天才電話手表能夠獲得如此高的銷量也是非常成功的。那么,小天才電話手表到底做對了哪些事情呢?
痛點 相對于Apple Watch至今還沒搞明白能夠用來做什么的迷茫,小天才電話手表有著非常清晰的功能——定位和打電話。當然,這個痛點是完全針對孩子家長的,終究家長才是掏錢的人。圍繞這兩個痛點,小天才電話手表提供了很多細分的控制功能,好比家長可以設置手表禁用的時間段、拒接陌生人電話和自動接通家長電話等。這完全迎合了家長對保障孩子安適和控制孩子活動范圍的需求。
定位和打電話兩個功能準確瞄準了用戶痛點。
社交 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痛點其實是社交,也就是和同學之間的溝通聯系。由于電話手表上并沒有微信等通用的社交軟件,手表內置的各種社交類應用就成了孩子唯一的選擇,并且差別手表品牌之間是無法互通的。這給小天才電話手表這樣的產品帶來了顯著的先發優勢——如果在一個班級里形成了領先優勢,其他品牌等于是被排斥出了這個班級小市場。
渠道 小天才電話手表的另一個成功要素是步步高體系的渠道優勢。步步高在教育市場此前已經經營了20年,形成了強大的線下教育渠道網絡。其中很多網點都在學校周圍,這對于小學生群體來說有著非常明顯的推銷能力。當然,和步步高旗下的其他品牌類似,小天才電話手表也通過電視廣告、節目冠名等品牌推廣的傳統方式影響本身的目標客戶。
小天才電話手表的成功說明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而技術和設計等元素都是為需求辦事的。好的技術和設計固然可以讓一款產品更加的吸引人,但如果需求不夠強烈,過于強調技術和設計就是舍本逐末了。
小天才電話手表的聰明之處是發現了一個細分的、特殊的市場,然后推出了一款適應這個市場的產品。但是這類產品也有其局限性。
一方面是這類產品自己并沒有太高的技術和設計門檻,其他成熟的電子消費品公司很容易就能推出類似的產品。更重要的是,孩子上了初中之后也許就會不再使用這種產品了,這意味著每個學期的開始都是其他品牌進入的好機會。目前華為、小米和360等品牌都已經進入這一市場。
另一方面,長遠來看,這類產品的可替代性比較高,定位、打電話和社交這些簡單的功能并不必然非得以手表的形式出現。無論手機還是手環,都有可能提供同樣的功能。從電話手表自身的產品形態來看,這只能是一款過渡性產品。
與小天才電話手表這樣的產品差別,目前可穿戴市場其實并不缺少技術創新的公司,但它們要將這種技術優勢和某種具體的需求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鞭策這個市場健康成長。只有需求但缺少技術創新,或者只有技術創新但缺少需求,都無法形成一個持久的好生意。商業就是這樣。
下一篇:用抽象派思維打造爆款知識付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