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24
近日蘋果中國推出了ApplePay大促銷活動,在指定的店鋪使用蘋果支付可以享受到5折的優惠,還能得到50倍的銀行積分,這樣的力度前所未有,為了推廣ApplePay蘋果也是拼了,對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用東北話說就是杠上了。
蘋果將中國市場列入iphone首發是在2013年,當時首發的是iphone5s和iphone5C,后來的iphone6大中華區成為iphone銷量最好的市場區。自阿誰時候開始,蘋果一直鐘情于中國市場,并在去年投資了滴滴10億美元,中國區已經成為歐美區之外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然而,上個蘋果財年只有大中華區是為蘋果提供了負增長的財報,為了挽回頹勢,蘋果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
自從ApplePay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飽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擠壓,一向順風順水的蘋果在中國市場吃了大虧。對于蘋果來說,打通ApplePay是必不成少的,也是戰略層面的要求,不容有失。
ApplePay有多少利益可取?
對于蘋果來說,智能手機雖然是主營業務之一,但是ApplePay相關的辦事類型產品也在崛起之中。AppStore為蘋果提供的純收益就上百億,更何況本年的蘋果還向贊賞等應用內行為收取30%的稅,如果這一部分用戶再使用ApplePay來進行資金支付,那么這個稅收比例還要上漲。
此外,ApplePay有著很好的硬件設備用戶基礎,只要用戶愿意綁定本身的銀行卡,就很容易促成消費。而銀行與蘋果之間的關系似乎并沒有因為地緣差別而產生間隙,去年ApplePay上線國內市場的時候幾十家銀行積極聲援,看中的還不是蘋果手中的iphone用戶群嗎?
就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一般,只要使用ApplePay該功能進行支付操作,就會有資金流動,而只要有資金流動就會為蘋果產生收益。
蘋果在中國市場并不是首次搞促銷
其實在去年的雙十一,蘋果已經參與了iphone手機的網上促銷活動,當時促銷力度包孕購機金額滿減、附贈手機配件等的讓利,在實體店也有買手機送高級耳機的活動,只能說蘋果對于中國市場的營銷已慢慢上手。
對于蘋果來說,中國市場就是個錢袋子,而要想從中獲得更高的收益就需要對市場更加的了解,捉摸用戶的心理。最好的措施就是模仿競爭對手,蘋果搞促銷就是從小米、OPPO身上學來的,從效果來看,2016年的雙十一蘋果iphone7以八折價格促銷,降價幅度在700元擺布,成為雙十一銷售額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機品牌。
此次,ApplePay的五折促銷就是模仿支付寶、微信支付在拓展市場時采取的市場補助策略,這也是一種討好中國市場的行為。
ApplePay大促就能拿下中國市場?
中國的互聯網市場發展快速,用戶們已經被手機支付洗禮多年,從之前的商家補助,到后來的春晚紅包大戰,再到現在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人們必不成少的生活工具,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都是相當成熟的產品,市場用戶在選擇上無外乎就這兩種。當然也有一些小眾的如京東錢包、網易的易支付、百度錢包等,雖然也是支付類產品,但是市場用戶規模還是無法與前兩者比擬較。那么,ApplePay又如何突破“二王”的封鎖?
1、蘋果的影響力和iphone的支持
蘋果的產品是基于IOS/mac系統上的生態鏈,包孕mac、iphone、iwatch、ipad以及智能音箱、正在研發中的智能汽車等,其實說起來和樂視近年一直強調的生態有相似之處,差別的是蘋果生態有完整的軟硬件支持,只是沒有連線的內容,他只提供平臺;而樂視有視頻內容,有手機、電視以及在研發的汽車,只是在軟件系統上沒有優勢。先不說樂視模式的功過,單從蘋果方面來看,ApplePay的存在完成了最后的支付環節。
我們都知道iphone除了成本外,一部手機的品牌溢價就在三四百美元,這是純收益。而據統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整體利潤在500億到600以美元,而其中蘋果獨占79%,蘋果認為在ApplePay上其依然是有競爭力的。
2、入鄉隨俗,蘋果支付也不能免俗
相對于支付寶、微信支付的補助大戰,蘋果選擇了跟隨,參與到其中。這也是蘋果在戰略層面的讓步,不再是單獨依靠市場和用戶的認可度來推廣產品。中國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用戶對于ApplePay的認可度并不高,所以不能守舊于國外市場的推廣經驗,反而需要從中國市場的獨特性上入手,主動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
即即是無奈,蘋果也別無他法,因為用戶只吃這一套。但差別于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是,ApplePay一開始就是抱著盈利的目的來的,市場、用戶的價值都要為將來的產品辦事,利潤值增長才是其最大的訴求。
3、先低頭,之后才能更驕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