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07
數字化時代在電腦和智能設備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由網頁和APP組成的產品,這些產品必需是好用的,,要使用戶能夠便利快捷地達到差別的目的,而令人費解的產品就會導致錯誤,迷惑甚至重大的變亂??捎眯詫<液徒换ピO計師的任務便是,制止這樣大大小小的問題,提高電子產品的可用性。
用戶體驗設計不但僅包孕產品或辦事的可用性和交互設計,除了純粹的使用階段外還要考慮到包孕使用前,過程中,和之后跟潛在客戶的每個接觸點,每個點都需要UX設計師用心打磨,因為消極的用戶體驗會損耗客戶對產品的信任,甚至松弛公司的名聲;而積極的產品體驗則會帶來忠誠的客戶,同時客戶也會成為潛在的品牌推廣大使。
差別于產品的可用性,產品體驗是無法量化的,這是一個心理和精神上的設計流程。每個人的體驗都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屬于本身的用戶體驗。
可驗證的可用性
“市場即對話”,這句名言最早出自 1999 年出版的《線車宣言》,預測了新的交互式媒體對傳統市場的重大意義。作者的“線車”不雅觀點后來得到了證實: 2004 年以來,在充斥著維基,博客和社交網絡的Web2. 0 配景下市場格局已完全差別??蛻粼诰W上對產品或辦事的任何不愉快的體驗會在社交媒體中被放大,而且言論不會受到任何公司營銷部門的控制。比擬而言,只有跟客戶誠實和真誠的溝通才是順應時代變革的方式 - 而這個前提就是良好的產品和辦事。
國際尺度化組織(ISO)在 9241 號文件中制定了人機交互的尺度(ISO9241-11),對產品可用性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定義:一個產品可以被特定的用戶在特定的境況中,有效、高效而且滿意地達成特定目標的程度。
“The extent to which aproduct can be used by specified users to achieve specified goals with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in a specified context of use.”
至此產品優化升級程度的評估變得有據可依,而不再是由設計師或產品經理純粹主不雅觀地判斷。
客戶體驗從A到Z
設計相關的職業領域需要解決的可用性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從用戶調研和可用性工程的交互設計,屏幕設計和用戶界面設計,平面設計,視覺設計和動作設計等等。他們都是為特定的用戶和他們的使用情景優化和改進產品或辦事。
產品設計的本能機能也不再僅僅是成功地把新產品投放市場,博得客戶和用戶。蘋果是首批意識這一點的公司之一,而且在 1993 年任命唐納德諾曼(Donald Norman)為世界上第一位用戶體驗工程師。諾曼之前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任職,是心理學和認知科學教授,曾在他的著作《設計心理學》(1988)討論了人類和日常物品之間的心理關系。
用戶體驗的設計需要從整體上充分考慮客戶生命周期
不但是蘋果公司,之后很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客戶在產品購買前就會認真地評估辦事的價值。他們會思考花的錢是為了什么,到底在什么上花費了本身的時間。他們想要知道產品究竟有什么功能,硬件是在什么條件下生產的,哪有伴侶和同事已經開始使用這種系統,甚至說使用這個產品會帶來什么樣的社會地位,本身會成為什么圈子的成員。這一切都與可用性無關,因為潛在購買者甚至還沒有試過產品。然而,所有的這些方面都成為了用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UX設計的整體思路還包孕實際使用后的階段。有怎么樣的保修辦事?什么樣的升級模式?用戶是否能將他們的照片,視頻或聯系人遷移到其他平臺?在使用后的階段會決定客戶是再次成為付費客戶還是徹底放棄產品。
用戶體驗是個體的
直至 2010 年,用戶體驗的概念才在ISO9241- 210 的文件中出現。至此用戶體驗被定義為包孕辦事期間用戶及其生理和心理反應,對產品或辦事的情感認知和以及實際應用之前的期望和預測。品牌,產品和公司的整體印象會對產品體驗帶來巨大的影響。這個定義清楚地考慮到了辦事因素,而比來幾年出現設計辦事理念準則為優秀的產品體驗作出極大的貢獻。
差別于可用性用戶體驗是難以量化和評估的,因為這是一個心理和精神上的設計過程,換句話說,沒有用戶體驗設計,用戶體驗的許多方面都會變得主不雅觀,設計師無法直接控制這些主不雅觀因素。每個人都是差別的,因為都有屬于本身特另外用戶體驗,而間接地通過電子界面和辦事的設計影響個體的使用體驗則讓用戶體驗變得頗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