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TIME:2018-12-03 21:01
注:你會發現你專于體驗,精于辦事,本著為用戶考慮的初心,但最終卻望著他們離去。醒醒吧,你越容易被得到,就越容易被拋棄。
文/墨饕
用戶體驗現在幾乎成為了每個經理人的口頭禪,豈論是想提升業績,或是想增加流量,哪怕是平日里寫份陳訴,都離不開提升用戶體驗的問題。仿佛是被視作了萬能的救命草,以提升用戶體驗為名義的工作排滿了日程,豈論是宏不雅觀角度的核心功能、辦事模塊,還是細微的視覺風格、交互體驗,要優化體驗的環節無窮無盡。然而:
在你潛心提升用戶體驗時,一些看起來用戶體驗欠安的產品,卻門庭若市;
一些致力于用戶體驗的產品,體驗常被用戶所稱贊,卻挽留不住用戶群體;
你精心修改了一些影響體驗的環節,卻發現流量和業績并沒有明顯的增長。
太好的用戶體驗,未必有利于產品;做用戶體驗,也絕不能無微不至的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想要博得用戶,在做好體驗的同時,也必需有點標準、有點限制。
一、給用戶一點挫折用戶體驗是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種主不雅觀感受,無論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行業,用戶體驗都是重要的議題。然而,就像是我們生活中、肥皂劇中常見的一個場景:一個女人拒絕了對她照顧無微不至的暖男,選擇與一個未必對她很好的男人在一起。一些追求者過于關注了女人的細節生活,然而卻忽略了女人想找的是一個靠的住的男人,而不僅單是一個照顧她的保姆。我們如果把注意力過多的放在用戶的部分體驗細節時,反而容易迷失用戶選擇我們的初衷。
1、辦事挫折
在辦事方面,我們不能因為部分用戶的要求,就隨意調整我們產品所提供辦事的范圍。有時,我們為了一部分用戶的體驗而做出的改變,很可能會讓我們丟失掉更多的用戶。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一直以低廉的價格聞名。為了節約成本、降低價格,他們的一些低價航班不向顧客提供用餐辦事,這樣不但省去了餐飲辦事帶來的費用,還可以在原本配餐的空間里,多放置幾個座位。這一舉動每年都會引起數以千計顧客的投訴。然而,為了連結競爭策略,西南航空公司對這些投訴視若罔聞。
讓我們來分析這個案例,試想一下,如果西南航空為了提升這些用戶的體驗,而對辦事做出改善,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這些航班開始提供餐飲,一定帶來成本提高、票價上漲,從而失去了核心的價格優勢,以至于因此會損失掉更多的顧客,甚至包孕那些“投訴他們不提供餐飲”的顧客。所以,用戶的要求,該否決的就要勇于否決,做用戶體驗,絕不能奢求遷就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2、價格挫折
如果讓用戶來為產品定價,我相信大部分用戶會說越低越好,人們希望本身能在付出更少的同時得到更多。我們自然不能為了提高用戶的體驗就無限制的降低價格。關于具體的產品定價策略,我在這里就不詳細談了,關于價格挫折的話題,我主要說兩點:
(1)謹守產品定位,不要為了獲得用戶而輕易放棄本身的價格定位。
外貌上看起來,每降低一點價格,就能有大量的用戶涌入,實際上,卻是以本身產品定位崩塌為代價獲得的。以前有個伴侶,經營一家金銀珠寶飾品店,規模不算太大,不過定位于中高端,在本地也算小有名氣。經營到必然階段,想要開拓業務,推出了以年輕報答目標群體的一些低端首飾。調整后的第一個月,他的銷售額增長了 6 成。
然而過了半年擺布,業績卻跌落到了開業以來的低谷。看看這半年來他的歷程:在定位下調后兩三個月的時間,不少高端用戶紛紛離開,致使業績下滑。他發現了這個問題,停止了低端首飾的銷售,但卻很難再挽回高端的用戶群體,從而造成了定位處境尷尬的尷尬局面。
(2)適度價格挫折,該漲價的時候就漲價。
價格的顛簸是讓顧客感受到產品價格低的最好手段之一。就像在雙 11 前一兩個月,一些商品就會提前拉起價格,就是為了制造雙 11 時的降價落差,帶來更自制的感覺。
上圖中,商家雖然打出廣告,日常價29.9,特價9.5,但他們平時的價格也許只有19.9,只不過在活動前半個月提到了29.9。這樣就可以標明價格是由29. 9 降至9.5,從而給顧客帶來更大的優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