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電話機器人銷售合同,以及機器人合同書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1、電話機器人多少錢?貴嘛?
2、我在福建想買一款電話機器人,有這種公司嗎?
3、電話機器人違法嗎?
4、電話機器人效果怎么樣_好不好用?
電話機器人多少錢?貴嘛?
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它:
與人工成本相比:由于電銷人員的流動性很大,企業的人工成本不斷增加。假設人工銷售的基本工資是4000元,加上員工的保險、獎金和培訓費用,一個月的人工銷售成本至少是5000元,大約是每年6萬。
首先,電話機器人沒有離職問題。如果一家企業雇傭電話機器人一年,電話機器人將為該企業努力工作一年,并且可以續簽合同。其次,電話機器人不需要保險、獎金或培訓。
根據這一計算,一個電話機器人的成本將是每月1000元,這僅僅是人工銷售成本的四分之一。
與人工的工作效率相比:時代在進步,但人工的效率不變,已經不能滿足電銷企業的需求。員工每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非常有限,除去喝水、放松和上廁所的時間,一天最多可以打200個電話。
做電銷的人知道每一分鐘都很重要。如果你比別人慢一步,也許你的顧客已經被別人挖走了,時間不等人,顧客也不會等你。
但是電話機器人不同,它不僅可以工作8小時、12小時甚至24小時,因為它的工作時間由你控制。根據計算,一個電話機器人每天的通話量可以達到800-2000次,是一個人的4-8倍。
電話機器人費用1000元/月
1、話術制作費(免費,一條龍配套服務)
電話機器人話術設置至關重要,想要達到好的效果,對話術的修改打磨是必須的。
2、話術服務費(按照修改次數及幅度收,通常一月3-5次免費修改,超出額外收費)
3、座席使用費(按照座席收,一個座席則對應一個機器人的收費)一般來說,電話機器人的價格是合理的,性價比也相對較高。電話機器人仍在完善中,將來可能會更好。
電話機器人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企業的收入來源,解放了勞動力,并默默無聞地工作。企業為什么要拒絕呢?
我在福建想買一款電話機器人,有這種公司嗎?
這種公司很多,要多看看,多了解一下,多多體驗,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類似的問題前幾天在其他問答處也回答過,在這邊在貼一下給你查考一下,我在知乎上發過這個帖子,可以參考一下,內容如下:
從今年初開始,電銷機器人也叫電話機器人進入人們的視線,偶爾也能接到機器人打過來的電話,剛開始接到聽不出來,接到的多了就能聽出來了。剛開始接觸這個產品,感覺很神奇,本人之前從事金融類行業,對電銷類工作很了解,機器人的出現解決了招人和培訓的問題,這是我接觸到這類產品的第一感覺。做過電銷行業的人都清楚,幾乎能招來打電話的,多數都是剛入社會的小白,能找到有電銷經驗的老鳥很難,能來的也都是要求待遇很高,一般公司養不起。小白又需要培訓,領悟能力堪憂。所以剛開始拿到這類產品確實眼前一亮,18年4月左右就拿了一個品牌的3套系統開始使用,使用結果等下慢慢聊,7月又買了另外一家的產品,今天拿出來給大家做個對比,不是很專業,只是提供一些使用的心得。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對比之前,先做一下電銷機器人的基本知識普及,也不能叫做普及,只能說是交流,買第一款產品的時候算是沖動消費,到時這類產品不多,網上也找不到太多的介紹,剛好買的這家是朋友認識的,又是廈門本地企業,價格可以在接受的范圍就買了。買第二款的時候就認真做了很多功課,也了解了很多,這類產品的廠商主要集中在杭州、深圳、南京,5月份的時候跟幾家廠家聯系過,其中硅基、靈聲、曉芯、百應、言通,這幾個品牌曝光的比較多,上面那個兄弟也有提到這5家(箭魚這個品牌5月的時候真沒聽說過,實在不好意思)我們就一一進行了了解。其中靈聲、曉芯、百應都在杭州,言通在上海,硅基在南京。地域性的優勢很明顯,杭州可以說是這類產品的集中地,經過我們的實地考察也發現,杭州這類產業的發展確實不錯,畢竟背靠阿里,而且杭州有人工智能扶持政策。所以我選擇了杭州的,三選一最后選擇了曉芯,為什么后面有介紹,覺得是廣告可以不看。
首先,這類產品的識別引擎都是來自于科大訊飛,也就是類似于電腦的芯片的技術吧,好像是交給科大類似服務費之類的就可以用了。也上網查了一下,科大訊飛這幾年在語音識別領域確實挺牛逼的,所以所有的這類產品用科大的技術也無可厚非。有些小的品牌自稱是自己研發的,有些說是用微軟的,還有些說用阿里或者百度的,我覺得都是瞎扯,這里就不打假了,不了解科大訊飛的上網自己查(2005年獲中國信息產業自主創新最高榮譽“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獎”。2006年至2011年,連續六屆英文語音合成國際大賽(Blizzard Challenge )榮獲第一名。2008年獲國際說話人識別評測大賽(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 2008)桂冠,2009年獲得國際語種識別評測大賽(NIST 2009)高難度混淆方言測試指標冠軍、通用測試指標亞軍。——百度百科)大家的核心技術一樣,識別的就不存在問題了,沒有誰好誰壞的對比。
另外一個點就是很多品牌吹自己的呼叫量有多高,其他的帖子也就說明過這個問題,呼叫量的來源是撥打時間,每小時能使用的時間是固定的,撥打的頻次越高反而是因為號碼的接通率低,所以撥打量也不是對比的指標。
第三,很多測評都會拿附加技術做對比,比如是否有微信推送,是否能短信推送等,這類的技術對于一家做軟件開發的公司來說這類技術的開發都不是什么核心技術,想開發是分分鐘的事情,不過確實附加的功能可以提高使用者的體驗度。這里多說幾句,因為這類產品還是主要用于銷售,其中幾個功能拿出來說一下。1.微信推送——微信推送指的就是機器人撥打出來意向客戶后,會第一時間推送給使用者,這樣可以做到不用人工盯著系統看,就可以第一時間對意向客戶進行跟進。2.掛機后發送短信——因為大多數電銷系統都是不間斷撥打的,客戶是無法回撥的,有掛機后發送短信,可以有效地防止客戶回撥的問題,地產行業比較有用。3.打斷功能——打斷功能指的就是客戶是否可以打斷機器人說話,其實這也是現在大多數人判斷是否是機器人在跟你對話的一個標準,如果不能打斷就會讓接聽者覺得是在跟機器說話或者是在聽錄音。
功能性大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我覺得對比的就是這類產品的核心內容——服務和前景。作為新興的產業,服務很重要,前面有個朋友發了10幾家產品的對比圖,我看了以后只是想笑,這種測評跟沒測評有什么區別?幾乎所有廠家在官網都有測試,一一打過去,就給出了這個測評,有沒有深入體驗使用過呢?另外我要說一下SAAS,樓主稱為產品的優勢,一開始沒搞懂啥是SaaS,查了一下大概意思是按定購的服務多少和時間長短向廠商支付費用。也就是說軟件不收錢,費用全算在話費上,估計能接受這種收費方式的人都沒做過電銷。說白了,企業為什么要用電銷的展業模式,就是因為電銷是最廉價最直接的營銷模式,現在三大運營商都有語音套餐提供,話費可謂是廉價。我是不知道你們收費的情況如何,我相信不可能比運營商還低。有些人會說使用卡或者線路會有封號或者監管性問題,你不用機器人也會遇到這些問題,這個問題做電銷的人都有一套解決辦法,這里不多說。在我看來一次性購買軟件服務,只要前面談好價格,簽合同看清楚,把能遇到的問題都寫進去,幾乎不會有額外的支出,這類收費方式也是大多數軟件服務商所應用的。
以上是一些個人經驗,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我也不是專業人士,只是個使用者,沒辦法搞得很清楚。接下來要說一下使用體驗,有人覺得有廣告嫌疑可以不看,我也沒辦法,不是專業測評團隊不可能每家產品買過了一一對比,只能提供買過的兩家產品進行個分析,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說說服務,個人認為話術制作就是體現服務質量之一,我買的第一款產品,就不說品牌了,話術完全要客戶自己錄,我們自己錄了3套不同的,每套話術不超過20句話,能想到的都錄進去了,客戶能提的問題也就是關鍵詞,都是自己想的。投入使用,機器人幾乎是錄音機,完全沒有回答的功能,關鍵詞太少,幾乎抓不到。為什么后面買了曉芯的,他們話術有專業團隊幫忙做,每套話術都在60-100句左右,關鍵詞也是設計好的,只要把我行業需要的告訴給他們,曉芯團隊就能幫忙做好,而且錄音質量好,專業錄音員錄音遠遠好于我們自己錄。自己錄音,噪音和回音的問題就讓我們很頭痛,不可能因為這個上一套錄音棚吧。另外前3次的制作修改都是免費的,也沒有額外投入。還有一點要強調,曉芯現在廈門就有運營中心,錄音制作和售后服務都可以在我們本地完成,我直接派我下面的人直接對接很省心。本地化服務還有個優勢,就是我們現在線路少,呼叫用手機卡,手機卡每個月都換,月底直接更換就好了,不用寄來寄去的。很多服務商不在本地,還要把卡寄到他們總部,挺麻煩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家公司的技術團隊怎么樣,這關系到后期發展,這類產品還不成熟,現在只能說先用著,不過發展速度非常快。我看中曉芯的也是因為這一點,我去考察過他們的技術團隊,因為我的一個合伙人原來是軟件工程師,至少他覺得曉芯的技術團隊還不錯,比我們考察的其他家要好,而且承諾以后所有的跟新升級都是免費的,至少在我們的考察過程中,就有幾次大的改進。再說一下3月買的產品,今天開的時候還憋氣呢,到現在也就更新幾次,頁面風格變了,幾乎里面的功能和內容都沒什么變化。別問我為什么考察那么仔細,如果有市場,產品好,誰又不想做代理呢?只是現在還在測試階段,可能很快就會選擇一家成為代理,至少在本地金融圈的朋友都在等著我的測試結果。
最后說一下,本地化服務還有個好處,就是錄音的音色可以選,廈門這邊已經可以做到選擇錄音小樣了,讓我感覺到了個性化的服務。很多細節我們也可以給當地的服務商提要求,他們也會根據我們的要求提供方案,現在我的一個柬埔寨的朋友想要對這類產品感興趣,已經在跟曉芯中部談本地化部署的方案了,基本方案已經成型,主要他們的英文語音識別和話術已經成型了,相信很快就可以實施。
最好說一下,買之前多問問,多試試,有時間精力的話就去廠家看看,系統后臺開起來使用看看順不順手,不是只是聽聽錄音,就可以判斷好壞的。
第一個圖是3月買的,3條線路,現在幾乎沒有用了接通路和數據還有,不多說什么,品牌加了碼,不想惹麻煩。
以下的圖是曉芯的系統,對比自己看
至于接通率的問題回答一下,號碼數據都是一批的,正常在30-50%,之前那個系統很久沒上了,后臺界面以前不是這個樣的,現在都不會使用了,也不知道哪里截取詳細的數據,點了半天也沒找到。
更多的使用體驗以后會再跟新,以上內容僅代表我個人想法,不喜勿噴。
電話機器人違法嗎?
電話機器人合法的使用不會有問題。首先,電話機器人是進行線下銷售的,它是幫助企業進行電話銷售,最大范圍地尋找客戶,每天撥打電話有規定的,每個號碼不得撥打超過2次,一小時內不能撥打同一個號碼。其次,這個是國家政策支持的,國家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而且它的上市是經過國家層層把關的。另外使用電話機器人目的是為了解決銷售員繁瑣、復雜的工作問題,它是助力企業發展。
電話機器人效果怎么樣_好不好用?
我們公司現在給每個銷售配備了2個電話機器人。一個機器人的外呼量在800-1000通/天,有效溝通在300個左右,日產出意向客戶在8個左右,所以每個人靠機器人打出的意向客戶有15個以上。再加上其他的渠道獲客 ,單人平均月產出在5單。(我們是做百度推廣相關的toB生意的)電話機器人的主要作用其實就是篩選意向客戶。它沒法完全代替真人,但是它可以把有意向的客戶篩選出來人做跟進。這樣人機結合,效率更高。在選擇電話機器人上 我有幾點建議,可以幫你避坑。
一個電話機器人的好壞和這幾個因素相關:外呼號線、機器人的語音識別、話術制作(以及后期優化服務)、外呼名單質量以及跟進意向客戶的人。
外呼號線決定接通率,接通率會影響到效率。最好用手機卡線路多號輪播,這種方式的接通率是最高的(平均可達35%以上)。
語音識別目前國內用的大多數都是科大訊飛的接口,但是有兩種接口:商用接口和通用接口,商用接口識別率最高。此廠商是否使用的是商用接口,看其是否能出示和科大訊飛合作合同。
話術制作的錄音人員也很重要,最好找聲音好聽且感情充沛的錄制,開場白要做的盡量簡潔明了 有吸引力,讓別人愿意聽。后續的流程也要足夠簡潔、嚴謹,這樣才能把有意向的客戶篩選出來。
外呼名單要想方法找到一些相對精準的數據,如果數據里根本就沒有可以開發出的意向客戶,即使是人工撥打也是沒有用的。所以這點很重要。
最后一點是要安排能力較強的業務人員去跟進這些機器人打出的意向客戶,一定要注意及時聯系和有效接洽。總之,機器人是工具 ,用的好會用的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用不好的感覺“也就那樣,沒啥用”。
關于電話機器人銷售合同和機器人合同書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