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昨日召開2019年電話業績發布會,聯通董事長廈門市好用包月電銷卡王曉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聯通決定不進行5G手機,目前5G終端價格在3000元左右,下半年將會降至1000至2000元,相信5G會得到大規模發展。這次對5G建設也有影響,據王曉初介紹,從春節到2月,基本無法施工,令5G施工和設備供應鏈出現問題,3月逐漸開始好轉,爭取下半年趕上進度,并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工程目標。據了解,2019年聯通在5G上的開支總共79億元,2020年將開展5G規模建設,預計在5G上投資將占到公司全面總投資額的一半,并將與電信好用包月電銷卡辦理進行基站共建共享,在今年第三季度力爭實現共建20萬個基站,覆蓋全國所有城市,預計聯通和電信合作雙方都可至少節省40%的投入。未來聯通還將和電信在4G、光纖、網絡等全方位的共建共享,提升雙方競爭力,并共同加強產業生態圈培育。
對于普通大眾來說,5G的主要優勢在于速度快,更快的網絡速度能夠帶來更好的生體驗以及生產效率的大大提升。當下的4G網絡速度好用包月電銷卡辦理已經非常快,不過5G的速度要高出4G很多倍,這就意味著更快的下載速度,以及更好的加載體驗。在智能手機時代,人們的休閑方式很多時候是通過手機觀看視頻或者是直播,這些對于網絡速度要求很高。4G網絡能夠滿足日常的視頻播放,信號充足的情況下,1080p的視頻能夠流暢廈門市好用包月電銷卡的播放,即使是直播也可以順利完成。不過在信號一般的地方,或者更高清晰度的視頻,4G就顯得力不從心。不過對于5G來說,視頻的播放以及直播這些都是小case,高速的數據傳輸能夠讓視頻流暢無卡頓,隨意拖動進度條也不會出現停頓。5G手機的優勢目前就是這些,并沒有太大的驚喜,僅僅是速度快。不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更高的速度對大多數人已經足夠有吸引力。不過要知道,即使擁有一部5G手機,也未必能夠得到更好的體驗。因為當下視頻網站大多數還1080p以下的視頻格式,更高清晰度的例如4K視頻的片源十分的缺乏。
5G商用帶來的市場機遇可期,這也必然好用包月電銷卡辦理形成三大運營商的激烈競爭。從半年報數據來看,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共建共享之下,可用基站接近21萬,中移動5G基站數則為18.8萬。之前5G建設的后發者電信與聯通采取資源整合方式,實現對中移動5G基站數量的趕超,但從目前總體發展來看,中移動5G商用速度Z快,用戶數量Z多,也就可以帶來更多的收入,從而推動后續5G基站建設。此外,中國移動計劃全年用于5G建設的1050億元資金,高于聯通(350億)與電信(453億)之和,其5G基站數量在下半年好用包月電銷卡有望繼續發力,重新占據領先位置。相比于中移動和中國電信,聯通遲遲不發布5G用戶數,整體用戶縮減數百萬,也說明其在5G商用轉化上落后另外兩家。不過,聯通目前擁有的5G基站數量Z多,這將為其后續發展打下基礎。在下半年,運營商之間在網絡建設和用戶發展上,還會有怎樣的變局?由于5G基站等建設投入巨大,我們可以看到,三大運營商除了自建外,也在尋找更多的建設合作伙伴。此外,三大運營商目前在5G上也開始了價格競爭,這對于用戶而言是利好,當然也會帶來其運營成本上升。不過,5G相比于4G,除了個人用戶市場的升級增量外,企業服務市場也有充分可挖掘開發空間,比如產業互聯網建設、云建設等,都可以通過5G技術基礎夯實而獲得更多發展機遇。這也是三大運營商在著力推進的。接下來,就看移動、電信和聯通能否同時在個人與企業服務市場開拓更多高附加值業務,獲得更多客戶,這將決定這三家在5G長跑中誰能進一步提速。
2020年中國通信網絡運維服務高級研討會在京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通信企業協會通信網絡運營專業委員會主辦,以“5G智慧物聯、運維智能創新”為主題,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基站鐵塔好用包月電銷卡辦理運營服務企業、維護服務企業、規劃設計研究院所、產品供應商以及咨詢機構,共同商討“新基建”背景下如何加快5G使能運維創新,推動信息通信行業持續高速發展。會議中,華為中國區5G智能運維產品架構師周繼成先生發表了“AUTIN智能運維,助力釋放5G無限潛能”的主題演講,分享華為在智能運維領域的創新與實踐。“隨著5G規模上量,網絡架好用包月電銷卡辦理更加復雜,業務愈趨于多元化,用戶也更加注重網絡體驗,傳統運維模式面臨運維周期長、新業務上線慢,大量依賴人工效率低、OPEX不可控等問題。好用包月電銷卡辦理周繼成指出,5G將加速運維轉型拐點的出現,而人工智能將是推動運維轉型的關鍵。華為基于多年的運維實踐經驗,構建統一的運維知識平臺OWS,封裝知識和經驗形成運維資產。在故障預測方面,通過建立風險模型,實現隱患的提前發現,降低網絡中斷;在故障識別及診斷方面,通過建立事件框架及故障樹,將傳統故障處理流程中的25-35個人工干預節點減少到2-3個,提升30%工作效率的同時極大地降低了人為失誤所帶來的風險。周繼成還分享道:通過引入AI技術,傳統“人+流程”的模式將向“知識+機器”模式轉型,將從“確定的、有邊界的、嚴格被控制的程序”走向“自學習的、自治的、無邊界的自動化”,按步驟分三個階段實現單點智能化—>串聯智能化—>高度智能化的演進:第一階段,聚焦關鍵場景,按感知、分析、決策、執行、意圖分場景識別能力框架并逐步建立運維數據體系,重點針對運維痛點,解決疑難雜癥;第二階段,完成基于感知、分析、決策、執行、意圖五個維度的運維數據體系,主要運維場景實現流程化免干預,業務問題快速轉化成數據問題;第三階段,實現全場景覆蓋,可以在運維成本、質量、效率間從容調整智能分析支撐業務決策、服務內容和模式升級。華為智能運維方案包括四個部分:一、運維知識平臺OWS,對接OSS/EMS等系統獲取數據;二、設計工作臺,支持運維資產和運維業務的快速編排;三、豐富的智能運維用例,可實現網絡拓撲可視、故障預測預防以及智能管理;四、華為專家可提供面向運維轉型的集成和培訓等專業服務。此外,AUTIN支持公有云、私有云等多種部署方式,在華為全球運維“知識”和經驗共享機制的幫助下,客戶將更加快捷地完成“知識”到UC的編排轉化。把簡單給客戶,把復雜留給自己”是華為智能運維解決方案的出發點,華為將和運營商一起探索運維平臺能力、積累5G運維知識資產,共同實現智能運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