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要 躲不掉 惹人惱
“×××又發大紅包啦,搜索領取!”“恭喜您獲得5萬元貸款額度,點擊領取!”記者調查發現,這類包含著諸如營銷推廣、物流外賣、政務驗證等內容的短信大部分由106開頭的號碼發出,甚至一些短信還能精準地使用收信人的真實姓名;不同短信群發商對于內容的審核強度也不一致。
騷擾短信讓廣大手機用戶不堪其擾
“‘雙十一’是各個商家的廣告短信,這段時間是支付寶紅包碼,奇怪的是,你用手機屏蔽這個號碼的短信,一段時間后同一家公司又用另一個106號段發來推廣信息。”說起106短信,廈門市民莊女士顯得有些無奈。業內專家向記者介紹,106短信平臺是指三大通信運營商提供的網關短信平臺,手機上收到的106號碼開頭的短信均由該平臺發送。
不想要、躲不掉、惹人惱,成為遭受106號段短信騷擾用戶的心聲。在社交媒體上,有關106號段騷擾短信的吐槽不勝枚舉。
記者在查閱自己的福州移動手機號時發現,最近10天僅被手機安全軟件攔截的106開頭的無效短信就有30余條,加上未被攔截的短信,日均收到此類短信在5條左右。有些營銷推廣短信內容甚至含有記者姓名等個人信息,而其中一些短信來源并非記者曾經光顧過的網店或企業。
在新浪微博上,以“106短信”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后可以看到,不少商家正利用微博招徠106短信平臺的“生意”。
記者在淘寶、QQ等渠道搜索發現,推銷106短信平臺渠道的商家也不在少數。5000條短信的單價在7分錢左右,當數量到達10萬條,價格降到每條5分錢,而部分涉及“A貨”“博彩”“股票”等內容的短信價格則相對較高,每條售價在8分至3角。
高額利潤讓106短信平臺變了味
騰訊手機管家的統計數據顯示,僅今年第三季度,用戶主動舉報垃圾短信3.99億條,而其中通過106短信平臺發出的垃圾短信占比高達92%。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高額的利潤回報、便捷的運作手段讓一些經營106短信平臺的商家鋌而走險。
——有多種代理模式,利潤回報誘人。“成交一個大客戶夠吃半年。”一名專門從事106短信平臺營銷的代理說,“一個客戶充值10萬元,你就能凈賺1萬元。”
——獲客門檻低,運作便捷。一位電商從業者告訴記者,除下載號碼生成器外,在一些販賣個人信息的QQ群中也可以用批量購買的方式獲取完整的客戶信息。一些擁有會員管理系統的網店或企業則可以直接導入會員手機號,向其精準推送營銷廣告信息。
——垃圾騷擾短信判定標準不一。中國電信福建分公司在給記者的采訪回函中表示:106短信平臺發送的短信內容多樣,不同用戶接受標準也不盡相同,當前相關法律法規也缺乏垃圾短信的判定標準。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平臺運營者為了“騙過”騷擾攔截,使用異形字來代替原有關鍵詞,客觀上也增加了騷擾識別與攔截的難度。
齊抓共管 將反垃圾短信進行到底
在堵截106短信平臺垃圾短信問題上,中國移動福建分公司稱,2018年該公司拒絕引入106短信平臺客戶560余戶,行業攔截短信量1280余萬條;中國聯通福建分公司未列明攔截短信數量,但對平臺客戶的違約行為作出一般、嚴重、重大三類分級;中國電信福建分公司表示,將提升技術手段,加強垃圾短信管控,為用戶手機凈屏工作承擔應有的責任。
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楊啟波指出,一般手機用戶可以在手機中安裝專業軟件來識別攔截各種騷擾詐騙短信,部分品牌手機也自帶相應的防騷擾功能。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認為,盡管當下用戶習慣已從短信轉向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但仍有不少中老年用戶保留閱讀短信的習慣,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此類用戶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