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新的“網賺”方式在微信和支付寶中悄然流行開來。基本流程是用自己的二維碼幫別人收錢,然后從中賺取傭金。平時茂名百應電話機器人服務商他們所謂的“代理人”會在各個網絡社交平臺、網賺兼職群發布推廣信息吸引用戶加入,有專門的微信群甚至是APP用來發單和統計任務。
這是一門叫做“跑分”的生意,已經成為近期灰黑產進行非法支付的最新手段。所謂“跑分”,就是利用自己的微信或者支付寶收款二維碼,替別人代收款,賺取傭金。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成為茂名百應電話機器人服務商了灰黑產以及騙子們“洗錢”的幫兇。
當賭客登陸境外賭博網站并需充值賭資時,境外賭博網站會將充值信息推送至“跑分”平臺,“跑分”平臺會采取類似網約車搶單機制,在平臺上發布資金流轉訂單,“跑分”平臺的注冊會員可以搶單。當會員成功搶單后,賭客將賭資轉賬至會員,會員將賭資轉賬至境外賭博網站。需要說明的是,大多數平臺,名義上是賭博,實質是詐騙。
7月26日,廣東省公安廳在“凈網2019”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日打掉一個利用跑分APP平臺洗白賭資、逃避監管的新型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03人,搗毀窩點10個,凍結涉案金額1645萬元。這也是全國首例打擊跑分平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
“在監管部門的統一指導下,金融、支付機構嚴厲打擊各類非法資金支付結算行為,成績顯著。而黑產分子則受利益驅使,不斷變換手法,虛開賬戶、虛構交易,演變出許多新種類,今年騰訊公司支持公安機關打擊的幾個案件中,發現犯罪團伙招募了大量的微信用戶或者支付寶用戶,把收款二維碼提供給黑產團伙進行收款,帶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些用戶都淪為了洗錢幫兇”。7月25日,騰訊守護者計劃專家董蕾表示。
90后、00后參與“跑分”
接入跑分平臺后,收取賭資的收款方并非網賭平臺,而是真實的個人用戶。每當賭客支付一筆賭資時,他的錢經過微信或支付寶二維碼掃碼進入了該個人用戶的資金賬戶,該用戶再通過網銀將這筆資金轉交給“跑分”平臺,跑分平臺通過無數個個人賬戶的資金“倒手”,最后再將賭資轉給網賭平臺。
如此一來,網賭平臺從賭客處收取的賭資就巧妙“洗白”成為了賭客和普通個人用戶之間的C2C資金轉移。 記者發現,跑分平臺所對接的“上家”不止網賭平臺,網絡色情甚至網絡詐騙都有可能接入跑分平臺。
7月30日,記者在一個由跑分“從業者”組成的微信群中看到有群友直接表示,“我就是做網絡詐騙的,要不你跟我做算了。”
根據揚子晚報的報道,今年5月,曾有犯罪嫌疑人以購買電力設備需要回扣為由,采取淘寶線上下單、線下交易的方式,詐騙了7890元。
警方接到報案后通過研判,發現該筆詐騙款項的收款賬號與另外三個賬戶有巨大資金流動,且流動頻繁。警方將其抓捕到案后發現,這四個賬戶的持有人平均年齡僅18歲,他們將自己的微信收款二維碼給上線收款,再將錢轉到上線提供的銀行卡上,獲取提成。案發至今,已經幫助上線犯罪嫌疑人洗錢數十萬元。
根據廣東省公安廳公布的內容,查獲的跑分平臺團伙的跑分APP兼職會員2150余人中,有1440余人為90后和00后。
“跑”一萬元提成120元
記者臥底一家跑分平臺發現,對于灰黑產推送至跑分平臺代收的充值信息,跑分平臺采取與網約車和外賣相似的搶單機制,將這些充值信息上傳至平臺,而從事跑分的普通用戶可以通過搶單來完成這筆交易。
根據巔峰平臺的規則,注冊其平臺的“會員”每跑1萬元金額的單將可以獲得120元的收益。而晚上傭金將加成0.2%,也就是每跑1萬元的資金收益會增至140元。此外,用戶如果每晚跑的數量超過30單,“導師”還會予以額外獎勵。
記者在跑分“同事群”內發現,有人一晚跑了49筆訂單,共計收款5.09萬元。照此計算,該“跑”分者一晚上的收益達到了712.6元。
平臺可能跑路,還有被詐騙、信息泄露風險
想通過“跑分”賺錢并沒有看上去那樣簡單。
用戶若想參與跑分,必須在跑分平臺綁定自己真實姓名的銀行卡,并上傳自己的微信或支付寶二維碼,每晚搶單后,將搶到的資金如實記錄,并使用網銀轉賬方式轉賬給跑分平臺,再由跑分平臺轉給灰黑產從業者。為了保證用戶不“攜款潛逃”,跑分平臺要求搶單者先向平臺充值一定數量的“押金”,搶單者的押金越多,能夠搶到大單的幾率也就越高。而搶單的最高金額不能超過這筆押金,搶單者只有搶到一定數量的單后才能退款離場。
這也增加了平臺跑路后,跑分者的風險。
7月28日,有跑分者稱,其已經向平臺里充值了5萬元資金,最近需要用錢但“無法取出”。“平臺要求我再搶2.5萬元‘任務金’才能提現”。
同時,大型跑分平臺均需要填寫詳細的個人信息注冊,其中包括銀行卡賬號、郵箱、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等。有媒體稱,這些個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收集利用,后果不堪設想,可能被推銷電話、詐騙電話、垃圾郵件騷擾,還可能面臨賬戶密碼被盜,甚至仿冒用戶的身份進行貸款。
但為何仍有許多用戶對做跑分趨之若鶩?有專家表示,“從事跑分業務的大多數是底層人員,為了百分之一點幾的利潤不惜投入一切。”記者在一個跑分交流群中發現,大多數跑分的擁躉認為“富貴險中求,平穩賺不來大錢”。
警方提醒:“跑分”涉嫌洗錢,可能判刑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部分利用微信、支付寶收款二維碼等進行“跑分”兼職項目,背后實質為幫助賭博等黑灰產團伙進行洗錢活動,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參與者需要承擔經濟損失風險和相應法律責任。
“這屬于第四方支付的一種。”董蕾表示,“在結算媒介中,行業俗稱第一方支付指實物、貨幣支付;第二方是銀行類清算、結算機構;第三方是獲得政府發放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機構。而第四方支付指未獲得國家許可,依托第二方、第三方支付能力和接口,通過技術手段整合搭建的非法結算平臺。”
在其看來,第四方支付這兩年發展很快,“其實它們非常專業,專業到什么程度?至少要懂三點,第一懂網絡黑產,知道賭博、色情、詐騙的錢怎么收;第二要懂支付,要知道市面上好用又便宜的收款通道在哪里;第三要懂技術,自己開發網站或者APP,進行自動化實時結算,通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他們非常專業化。”
《關于打擊“微信跑分”違法違規活動的公告》稱,根據刑法關于洗錢罪立案標準,為洗錢行為“提供資金賬戶”,提供賬戶的人會被立案追訴,最高刑罰是“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洗錢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金”。
對于此類非法資金支付結算帶給監管機構的困擾,董蕾認為這已經是“過去時”。他表示,為解決個人二維碼非法結算問題,互聯網公司傾向于用技術來解決問題。“我們總結正常用戶的交易特征,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來識別出可疑交易,在第一時間發現和有效阻止,根據賬號違規程度采取限制收款、凍結等措施,情節嚴重并涉及違法犯罪的,將移交司法機關。”
來源:禹州融媒,新京報,綜合自網絡
張曉白說:
有一些找兼職的朋友問過我,那些利用二維碼為別人收錢的跑分平臺,靠不靠譜。第一次聽說這種平臺時,我就聯想到了網彩詐騙中的收款碼,果然就有跑分平臺被抓了。
電信詐騙中,詐騙團伙為了避免和受害人之間的直接資金往來,往往借助正常的自然人的收款碼收款,然后轉給他們指定賬戶,以此方法洗錢。極大增加了警方破案的工作量。
不管是支付寶還是微信,都會針對這些異常收款進行機器識別,為了幾百的提成,如果被機器人抓到,提交給公安機關,那就得不償失了!
關于網絡上的兼職,簡直多的數不清楚。張曉白也經常留意一些,但是時間長了之后,發現一個規律,網絡上的兼職基本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需要你具備以下比較專業的技能,比如會做平面設計,會寫作,會某種特殊技能。
2、付出的很多,收獲很小。一天可能幾塊,十幾塊的收益。
3、給你上課,比如各種創業培訓,自媒體培訓,微商培訓,基本都是收錢之后,你也賺不到錢,因為紅利期已經過去了,否則他們干嘛轉行做培訓呢?
4、更多的所謂兼職,是瞄準你的錢包,收會員費,或者押金之類的,或者要你投錢,反正不會退給你。這種一般是詐騙或者傳銷性質。
5、涉嫌違法或者嚴重違法的,對參與者沒什么要求,只要是個人就行。類似于跑分,網彩代理,拉人頭,甚至是當“車手”(幫電詐組織取錢,跑分其實相當于網絡“車手”)
凡是遇到那種對參與者沒有什么要求的兼職,如果是個人就可以做,看起來還很賺錢的,要么就是瞄準你的錢包的,或者直接讓你做違法的事情,可能有命賺,沒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