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卡:今年“五一”假期,外出玩耍的小蘇把兩只寵物貓留在了北京的家中。“家里有‘寵物攝像頭’實時監控,還有主動喂養器和飲水機。貓咪‘留守’幾天,我就不憂慮了。”近年來,我國養寵人群的迅速增長助推了寵物經濟,智能家居產業發展迅速。功用各異的智能產品涵蓋了寵物“吃喝拉撒睡”的各個環節,省時省力。聽上去很帥、看上去很美,寵物智能家居產品究竟是風口仍是噱頭?
涵蓋貓咪“吃喝拉撒睡”
《2018年我國寵物職業白皮書》顯示,我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達1708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27%。到2020年,消費市場規模可能到達2000億元。從養寵人數看,2018年我國城鎮“寵物主”部隊現已到達7355萬人,其間“80后”“90后”占比到達75%。
圍繞著養寵熱,一系列生產、銷售和服務等商業活動撐起了超越千億元的市場規模。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及寵物醫療等消費形式正在推進寵物經濟發展。其間,顧客對寵物家居用品的需求造就了智能家居職業新機遇。
記者在淘寶查找發現,現在以“寵物智能家居”為名頭的產品為數眾多,其功用也涵蓋了寵物飼養的各個環節。
例如,在寵物飲食方面,智能喂養和飲水產品琳瑯滿目。智能喂養機可以儲藏寵物干糧,主人可遠程用手機投喂“三餐”;智能飲水機具有流水、保溫、過濾等功用,可以為寵物及時提供潔凈的飲水。即使主人離家,也可為愛寵“服務”。此外,寵物智能攝像頭可以讓主人監控寵物的一舉一動,不少攝像頭還附加了香薰、喚醒、對話、玩耍等功用,以解主人的“相思之苦”。
無論是在家仍是出門,智能家居和裝備都有大顯神威的時機。比如具有智能控溫效果的寵物窩,可以為愛寵提供舒適溫度;還有許多主人為愛犬戴上了智能項圈,這種類似人類智能手環的設備內置GPS(全球定位系統),可以追蹤寵物的活動和健康數據,降低了寵物外出走丟的可能性。
價格最為昂貴的,恐怕要屬智能貓廁所了。記者此前在北京寵物用品展上看到一款產品,可以即時主動清理貓咪糞便,還可以除臭、清洗,大大減輕了“鏟屎官”的工作。不過,寵物主人省力的代價也相當不菲。一款國產智能貓廁所的價格在2000元左右,進口產品的價格乃至超越5000元。盡管如此,不少寵物主人仍趨之若鶩。據統計,去年“雙11”,僅天貓商城一天之內就賣出了400臺進口智能貓廁所。
既要“養活”也要“養好”
寵物智能家居風行的背面,是我國寵物經濟及寵物消費的快速發展。有業內人士指出,收入水平的提高、日益增長的單身人群和老齡化程度等因素,共同推進了“它經濟”的發展,經過養貓狗等寵物以寄托情感,正成為新的消費和生活習慣,寵物對于主人的含義也從“附屬品”向“陪同者”轉化。
隨著寵物人物的轉化,養寵者的需求也更加豐厚。除了根本的寵物消費之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只期望把寵物“養活”,更期望“養好”。因此,兼具實用和漂亮并可以“解放”主人的智能設備備受青睞。
天貓世界日前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天貓世界寵物類商品購買人數增長3倍,交易金額增長超10倍。其間,寵物智能家居設備正成為寵物消費的新主流。
其實,不只是在我國,歐美國家的商家也為養寵需求“操碎了心”。今年初,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推出了可以主動調節車內溫度的“狗形式”。駕駛者將寵物單獨留在車內時,汽車的智能系統可以主動調節空調,將車內溫度維持在舒適狀況,保證高溫天氣下寵物的生命安全。
企業不能只管賺快錢
盡管寵物智能家居看上去正處于風口,但面對著不少質疑聲。
有業內人士表明,現在許多所謂的智能寵物產品其實并不智能——“飲水機加了個水泵就成了智能飲水機,一般的攝像頭帶上‘寵物’兩個字,售價就翻了番”——許多廠商正是看準了寵物消費的熱潮,便制造出不少噱頭,產品的質量沒上去,價格先躥上了天。
物聯卡小編問訪的多位養寵者表明,智能寵物家居產品現在仍是概念大于實用。此前,國內一家聞名寵物用品廠商的智能貓窩產品,因設計缺陷導致產品倒扣、悶死寵物,引發網友重視。許多養寵者期望,相關廠商可以仔細考慮寵物所需設計產品,別因為忙于賺快錢,傷了人們的愛寵之心。
今年初,百度工程師開發的一款人工智能漂泊貓窩招引了不少眼球。這款貓窩除了具有溫控設備和智能攝像頭外,還具有依托于AI(人工智能)技能的“貓臉辨認”“絕育辨認”“病貓辨認”功用,以保護貓咪、操控漂泊貓繁育。這一暖心之舉讓不少人點贊,或許也是未來智能寵物用品的成功之道——更智能、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