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生活 智能方便
冰箱里的面包快吃完了,花該澆水了,皮鞋臟了該擦了……在5G時代,這些信息將由物品自己“告訴”主人。如果說4G時代的上網主體是人,5G時代的主體將是物。我們周圍的所有物品,包括花盆、門窗和皮鞋、腰帶等很可能都會聯網。萬物互聯后,在云端對這些物品進行智能控制,將給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巨大變化。
工業富聯5G研究所所長羅維表示,在網速增長幾十上百倍的條件下,高清視頻、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潛力,將在5G時代得到真正的釋放。“未來,我們將掙脫網線的束縛,更便捷地實現萬物互聯,你我的生活方式也將迎來極大改變。”
想出門逛個街,去網紅店打個卡?智慧街區來幫忙。5G和云計算等技術聯合,通過5G+AR導覽的形式,可以在商業街多個關鍵位置加入AR區域旅游攻略,構成旅游攻略路線圖,基于年輕群體打卡定位的游玩風潮,將百年老店、主推店鋪等多樣的體驗形式串聯其中,構成步行街購物游玩主題。
不僅如此,5G還將顛覆傳統教育方式。未來,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視頻學習,使學習不再需要以教室為基礎,教育資源的界限將被打破。
利用5G、物聯網等技術,未來整個城市都能建設成智慧城市。通過打造統一的5G智慧平臺,推動本地多個傳統領域的提檔升級。其中掌上智慧政務將有助于提高政府辦公、監管、服務、決策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為人們提供方便、個性化的服務。
上海諾基亞貝爾客戶運營首席技術官常疆說,5G將賦能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打造全連接的數字生活和經濟發展,惠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會發展會變成啥樣?
遠程控制 資源共享
4G時代,遠程手術幾乎不可能實現。因為遠程手術包含手術室和遠程控制的醫生兩端,如果手術室里的病人突然大出血,信號過了好幾秒才傳到醫生那兒,醫生再發出操作止血鉗的指令,等指令再傳回手術室又過了幾秒,病人很可能因為失血過多發生危險。5G的極低時延則為遠程手術提供了基礎。
未來,只要有5G信號,即便在偏遠農村,也可以享受到大醫院的診療服務。簡單地說,病人上了救護車,急救人員馬上就可以得到遠端專家的指導,相當于到了急救中心。
“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的技術特點,讓高質量的遠程醫療成為現實。”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院長薛泉表示,5G網絡的延時僅為毫秒級,可真正實現實時、在線的遠程手術。“這在過去的網絡條件下,是不可能的事情。”
無線輸液也將是5G時代的一個變化。無線輸液可以由無線警報器通過傳感器獲得病人輸液的進度,在輸液快結束時自動報警呼叫護士,病人不用時刻緊盯輸液瓶,也不需要人工呼叫。除此之外,系統還可以對輸液的進度、速度進行實時監控,輸液速度等過程可以更加標準化,一個病區的輸液情況如何,護士在一塊顯示屏中就一目了然。
駕駛員坐在辦公樓里的室內駕駛艙里,通過5G網絡遠程操控3公里外裝有6個攝像頭的東風試驗樣車。這6個攝像頭對應室內駕駛臺上的六塊高清LED顯示屏,畫面高清,視線無死角。松手剎、踩油門、打方向……駕駛員在完成這些指令的同時,遠在3公里外的無人駕駛汽車也同步完成了起步、加速、轉向等動作。
去年9月20日,中國移動湖北公司與東風汽車集團技術中心簽署技術協議,正式成立5G車聯網聯創開放實驗室,這正是在實驗室里發生的一幕。
湖北移動公司計劃部5G項目專家桂鹍鵬介紹,未來可以實現車與車、車與路之間的實時信息交互,傳輸彼此的位置、速度、行駛路徑,避免交通擁堵。通過5G+AR無縫導航,室外可以將實際路況和導航信息實時高速地無縫融合在一起并呈現在汽車前擋風玻璃上,駕駛員可以獲得更好的導航服務體驗。
在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方面,5G技術已經成為支撐智能制造轉型的關鍵使能技術,將分布廣泛零散的人、機器和設備全部連接起來,對于推動智能制造的深化轉型有著積極的意義。
“5G能把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有機地聯系起來,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實現信息交互、資源共享。”薛泉認為,汽車自動駕駛、AR或VR,以及智慧城市、智慧工廠等應用,都將因5G超強的連接和傳輸能力而更智能。
5G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也將推動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說5G并不只是網速的提升,而是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多種應用場景并結合云端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讓人們能夠進入一個萬物互聯的智能社會。5G能夠加速物聯網在全行業的普及,而沉浸式AR/VR體驗、智慧生活、無人駕駛汽車等場景無疑將會是5G時代最大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