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省資源?
智能電表在推行當中往往會將“節省資源”作為宣傳重點,不過一些居民并不吃這一套。他們認為智能電表目前所謂的“節省資源”更多的是對于電力公司,而不是用戶。通過智能電表,電力公司能夠節省很大的人力成本,另外還可以及時的檢測到電力故障,甚至可以遠程解決問題。不過智能電表除了省去電力人員上門抄表時開門的麻煩,并沒有帶來明顯的利益。
成本上升
智能電表沒有給用戶帶來實際利益也就罷了,反而增加了用戶的成本投入。首先來說智能電表比傳統電表多了物聯網相關組件以及物聯網卡,自然比傳統電表價格高得多,用戶也許需要花費比普通電表幾倍的價格來更換升級智能電表。另外智能電表原器件更加精密,從而不可避免的容易出現故障,而且壽命也更短,日常維護費用也需要用戶買單。
隱私威脅
作為物聯網系統的一部分,智能電表需要收集用戶的相關數據,并且由物聯網卡連接網絡上傳到電力公司的后臺。連網就會有網絡風險,誰也無法保證這些數據會不會被挪作他用,即便是電力公司不會將這些數據賣給他人,也不能夠保證網絡漏洞從而泄露數據。
國內物聯網卡交易平臺物聯卡商城(www.wlk.cn)表示,“智能電表仍然是一個新鮮事物,目前傳統電表仍然是國內主流。智能電表存在的一些短板必然成為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問題會隨之解決,全面智能化仍然是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