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我在危言聳聽,日本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它是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老齡化比例已經達到了33%,將近三分之一。不僅很多老年人需要終身工作,甚至已經找不到足夠的愿意護理老人的年輕人了。一貫對待移民非常謹慎的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在2019年計劃向 “養老院看護”等勞動力最為短缺的行業,向外來勞工打開大門,發放25萬多張居留簽證。
除此之外,日本還有另一種選擇,大力發展智能自動化設備,讓機器來做原本由人類從事的工作,幫助老年人解決保障護理問題。
反觀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及比重上升的速度之快、規模之大在世界上前所未有,預計到2050年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就將達到30%,趕上霓虹國的水平。
不妨未雨綢繆,來看看隔壁是如何讓機器替人養老的吧。
萬物皆可IoT:無處不在的日本智能養老
不得不承認,老齡化人口(65歲以上)達到28%的日本,在科技養老這項事業上確實很有標桿價值。
龐大的老齡化人口以及完善的醫療數字體系,讓日本擁有豐富的高質量健康數據,因此,利用物聯網技術開發和應用這些數據,從而改善老年人民生活的新方法,正在成為日本科技公司的研發熱點。
目前,日本養老領域的物聯網技術,幾乎涵蓋了老年人生活護理需求的方方面面:
1.健康監測系統
疾病,一向是老年護理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政府老齡化開支的重中之重。日本就有大約1000萬成年人被懷疑患有糖尿病,并且隨著老齡化的趨勢,患病率還在大幅上升。而每年由糖尿病導致的血液透析費用,也在以80億日元(約5億人民幣)的速度增加。
為此,東京國家全球健康和醫學中心(NCGM)糖尿病研究中心發起了一項測試,開發了一套名為“幸運的七神”(Shichifukujin)的應用程序,用來幫助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
(NCGM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Kohjiro Ueki)
老年人使用壓監測儀、計步器和身體成分監視器所生成的數據,會被發送到安裝了這一APP的手機上,并在云端進行檢測。
用戶可以與神像的卡通人物進行互動,并每周從他們那里獲得兩次自動反饋。像是智慧與長壽之神負責數據記錄;財富和食物之神負責監督臺階計數;幸運和戰爭之神負責體育活動;商業和繁榮之神負責飲食;兒童監護之神負責體重;老人長壽之神管理血壓,而智慧女神則負責監督病人的全部表現。
如果用戶錯過更新,眾神會表示失望,從而讓使用者保持控制糖尿病的興趣,并通過正確飲食和運動減掉多余的體重。
據研究人員透露,由于在軟件中得到全面的解釋和反饋,老年用戶也能對電子設備保持興趣并堅持下去,目前退出率不到1%,遠低于同類研究。
更重要的是,醫生能夠持續跟蹤重要病人的數據,并基于數據算法確定是否向用戶提供進一步的幫助。
目前,該技術還可用來進行高血壓、高脂血癥等生活方式疾病的管理。
2.智能生活用品
另一種思路,是將物聯網與老年人高頻使用的生活用品加入物聯網模塊和數據功能。
例如,將智能標簽插入到鞋子和袋子中,幫助跟蹤癡呆癥患者,防止走丟。在醫院床單上安裝傳感標簽,及時提醒管理員何時該處理和清洗。
三井富士(Mitsufuji)公司還將物聯網 傳感器集成到了面料當中,創造了可穿戴的智能服裝品牌Hamon。將導電纖維織進面料中,可以監測生物特征信息,比如呼吸率和心率,以及溫度、濕度、運動速度等數據。
通過在智能織物和其他設備上安裝發射機,可以將這些數據發送到移動設備和云平臺上進行管理。
據說,2018年7月和8月,東京有105位80歲以上的老人死于中暑。而Hamon智能服裝加上算法,就可以有效檢測老年人的身體數據,一旦出現異常就會自動向護理中心發送警報,從而避免悲劇的發生。
3.智能居家設備
研究顯示,大多數老人都希望呆在家里,而不是搬到有輔助生活設施的養老院,日本的獨居老人比例尤其高。
但涉及生活習慣和個人隱私等問題,獨居老人的生活狀況也很難被及時照看到。如何對他們進行看護,物聯網技術就提供了不少新的解決思路。通過智能家居設備進行遠程護理就是一種。
松下公司和大阪政府已經開始嘗試,為54個老人安裝了可聯網的智能空調和感應器。
空調可以實時感知室內的溫度,過高或過低時都會發送通知到遠程工作人員的電腦上,然后通過系統進行溫度調節。
房間內的感應器還可以檢測到入住者呼吸時胸部及身體活動等情況,通過云端進行個性化的日?;顒佑媱?。
另外,可視頻攝像頭、安裝在門窗上的開關感應器等設備組合,再結合智能算法,攝像頭還能夠監視和判斷視野中用戶的位置,將“異?!币曨l,比如絆倒、哭喊等傳遞給醫生和護理人員,以便及時了解老人的居住狀況,避免嚴重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