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作為當前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市場需求很大,對我國實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但是,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由于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產業融合的趨勢,給物聯網產業帶了很多挑戰,但同時也給物聯網產業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
當前物聯網產業鏈存在傳感技術、芯片研發能力弱,產業應用較孤立,產業應用之間缺乏有效連接,應用價格貴,國際競爭力不強等問題,阻礙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需要從不同方面對物聯網產業鏈的演化進行研究。通過對其演化發展中產生的現象來分析和控制,才能使物聯網產業鏈沿正確的演化路徑發展。
近日Google曝光了一組概念草圖,顯示下一代Android Wear設備將有望引入與iPhone X上TrueDepth類似的3D傳感技術,從而支持手勢操控電子設備。
Google本次展示的概念草圖顯示,其3D傳感技術依附在腕表產品上,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從手腕背部發射無線電波,其他的解決方案均是正面發射。而有了這個傳感系統,用戶就可以通過手勢命令來發布任務,例如:用戶可以用一根手指讓手表屏幕變成黃色,豎起兩根手指則可以讓屏幕變成藍色。
正如Google所展示的那樣,這種可穿戴設備需要自己的專屬處理器,以及一套手勢的設置管理軟件。這款Google設備具有一個網絡接口及一個顯示器。有兩個類似iPhone X的信號發射器和信號接收器,分別是是微波無線信號發射器件,及一個信號閱讀器——包括信號處理及收發器件。基本上在Google這次勾勒出的下一代可穿戴產品上,幾乎擁有iPhone X上所展示的3D TrueDepth的所有基本要素。
其實,Google本身已在手勢識別傳感技術上積累多年,將其應用在Android Wear上也不會是一件很難的事。其根本還是在于消費者的需求,對于智能手表、手環、戒指一類的可穿戴產品來說,是否真的對手勢識別這一技術有足夠的需求。
物聯卡(深圳)科技資訊指出,與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中國的市場機制顯然不如他們完善,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迫切需要政府通過適當方式深度介入,這也為我國物聯網的政府介入提供了理論依據。從物聯網的技術驅動型特征看,發展要素尤其是創新要素非常關鍵,這其中人才、資金、基礎設施等要素又特別關鍵。
例如,在人才資源方面。物聯網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無論從行業發展技術人才還是從專業教育培養人才角度看,我國該領域的人才都非常缺乏,挖掘和培養大量的具有相關知識和經驗的高素質人才成為當務之急。應充分發揮我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培育體系優勢,大力從大學和研究機構培養一批高端研發和技術型人才,在高校內開設物聯網相關專業、課程,創新性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的人才培養互動機制,使培育的人才能夠懂技術、能應用、有眼光。重點做好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