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產業是典型的技術引領的新興產業。一是技術重要程度高。物聯網是由于感應識別技術的突破而形成的,可以說沒有傳感識別技術就沒有物聯網,也就沒有物聯網產業。因此,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物聯網技術的發展。
二是技術數量多。從物聯網技術結構可以看出,無論是感知層、網絡層還是應用層,都有數量眾多的關鍵技術,而且這些技術哪一個都不能少。
三是技術相對復雜。從技術屬性和難度看,物聯網眾多技術機會都是高新技術,很多技術在全球還是技術盲點,人類解決起來困難重重。就像現在很多人感概大自然的力量一樣。特別是有些技術還與隱私、安全、信用、管理等結合在一起,這更加大了現有技術實現難度。
四是技術與產品的不可分性。由于技術研發投入大、風險高,很多技術研發者將技術研發與產品提供結合在一起,這使得物聯網技術即表現為物聯網產品,技術與產品很難區分,產業的技術主導性明顯。
以“智能物流”為例,物流領域是最先應用IOT的領域,而其也能作為IOT發展的成功案例。當今全社會都在追求低碳經濟,IOT在物流領域的率先成功應用,為低碳經濟帶來了一線曙光。在物流產業鏈中,構建低碳物流信息平臺,推動物聯網的建設低碳物流的發展還有賴于信息技術的支撐,而目前,剛剛起步的低碳物流建設,還缺乏一個相應的低碳物流信息平臺。因此,物流企業還需構建一個服務于自身發展的低碳物流信息系統。
將有關生態環境、污染標準等信息加入物流信息系統,從減少碳排放、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等角度考慮物流業務的設計與實施。政府也可以加強低碳信息的收集、合成、傳輸、反饋等方面的投入,構建低碳信息公共交換平臺,為廣大企業進行低碳經濟轉型提供信息服務。物流企業從中可獲知有關交通道路、運輸工具、物流園區、倉儲庫位等領域的低碳信息,從而合理安排物流業務,并可在公共平臺上與其他企業實現業務合作、資源共享與交換,提高物流設施設備的利用率,降低物料損耗。
新興的物聯網為低碳經濟運行模式下的物流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其可有效地推動物流系統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統化、網絡化、電子化的發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統。
物聯卡(深圳)科技資訊指出,對于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應該積極探索建立多方參與、合作共贏的收益分成模式,使物聯網產業服務供給實現健康可持續運營。面向物聯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規模生產、市場推廣全產業鏈,提供技術咨詢、政策咨詢、投融資對接、知識產權代理等在內的一條龍公共服務體系。
同時,建立市場與產業之間,以及產業上下游之間的常態化溝通機制,適時組織各種供需對接會、產業協調會、經驗交流會、市場推介會,促進成果交流及成果轉化,大力推廣新產品、新服務與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