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要實現的終極目標是通過給各種物體,包括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體型小到螞蟻大到宇宙飛船,裝置智能芯片等感應設備,實現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獲取任何物體的信息,形成一個無所不在的信息感知全球網。
物聯網是對因特網的擴展,這種擴展不是簡單的延伸,而是功能上的擴展。因特網的功能是傳遞信息,物聯網通過感知設備使因特網增加了感知功能,即數據采集,這是因特網與物聯網之間的本質差別。
美國由此提出“智慧地球、物聯網和云計算”無非就是要占領這一新興技術的重要地位。美國政府也作出了相應的措施,用刺激經濟的手段來發展物聯網,并投資了好幾百萬美元支持全球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的“Smart Planet”。
由于物聯網是將“物”和“網”的連接,行業與行業之間具有很強聯系性,但行業與行業之間的職能卻大不一樣,類似于物聯網的這樣將事物和網絡連接技術的應用,在應用到實際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行業之間的共同合作,以創新的理念展開展合作,打破行業之間、區域之間的壁壘,促進信息的共享,加大改革力度,才能有實效的保障物聯網健康發展。
醫療產品借助物聯網技術、可穿戴技術逐漸向智能化靠攏,讓產品設計更多靠攏到用戶的個性需求。近幾年,市面上普及開發的各種智能健康手環便是其中發展最快的產品,通過內置傳感器對人體各項運動、睡眠等數據進行準確測量,為了提高產品的粘性和競爭力,各大公司紛紛推出更多功能的智能健康硬件。智能醫療產品也成為患者和醫生以及醫療機構相互連接的紐帶。
目前,醫療健康是可穿戴設備行業中最有影響力的應用領域,這無疑歸功于社會對健康的需求以及相關核心技術的發展。但是,產品更新速度過快導致市面上出現很多魚龍混雜標榜健康的“智能”醫療產品,突出強調技術,把玩技術當做宣傳噓頭,而忽略了用戶體驗,使用戶實用性降低,影響了智能醫療產品的整體口碑。就這個矛盾而言,我們應該更加關注智能醫療產品怎樣切實有效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并保障用戶數據的安全和隱私??纱┐麽t療能夠在用戶不同的身體狀態下進行身體數據的分析,并能讓醫院進行遠程醫療指導。除了監測之外,特定功能的智能健康設備還可用于慢性病的治療和給藥。
物聯卡(深圳)科技資訊指出,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醫療健康中,物聯網管理服務己應用在智慧醫療,安防監控等多個場景,但是,伴隨著醫療健康的建設以及社會加速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醫療健康管理服務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信息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因此,有必要對管理中的信息高度整合,利用物聯網技術手段實現自動化綜合管理,不斷改善管理方法和體系,以便滿足人民和社會日益增長的醫療管理服務需求,順應時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