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的物聯網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表示,無人機是一個大的風口,在眾多領域都有所涉獵,其中隨著現代農業的推進,無人機在農業領域應用也越來越多。不過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普及并不是那么順利,也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物聯網無人機的農業應用還有眾多難點。
1、農民接受度不高
通常情況下,農民所從事的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生產,體力勞動更多,千百年來都是如此。另外農村和城市相比還是有些差距,包括先進程度以及認知,信息傳播也相對落后,所以農民對于無人機這樣的高新技術產品了解較少,接受起來還需要時間的磨合。
2、物聯網無人機成本高
無人機作為最前端的高新技術產品,售價普遍較高,普通大疆無人機最便宜的還在2000元以上的售價。應用于農業的物聯網無人機售價更是高出十倍甚至幾十倍,例如單單一個噴農藥的無人機售價就在十幾萬左右,最便宜的個人組裝機也要五萬左右。這樣的售價對于農民可以說很高的售價,普遍難以接受,成本回收時間特別長。
3、現實應用不理想
無人機在農業中可以用來噴農藥或者是對農作物進行巡視,不過現實的使用卻并沒有那么理想。還是以噴農藥為例,一般無人機所能承受的重量有限,通常只有幾公斤的承載量,而農用噴霧器的容量一般在20公斤以上,這就是無人機的容量限制。另外續航也是大問題,承載的藥量越多續航越短,一部無人機充滿電工作時間一般在十幾分鐘。
(http://whsspr.com)負責人指出,依靠無人機干體力活并不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無人機是高新技術,只有通過插入物聯網卡,通過傳感器進行數據的搜集和上傳,將無人機引向物聯網智能化,這才是無人機的最好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