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年中,將有越來越多企業依靠物聯網實現業務創新與產業升級,京東作為國內物聯網生態最早一批布局者,去年宣布將原有IoT業務全面整合升級為小京魚AIoT生態,向合作伙伴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也為行業提供了更為合理的“底層技術+服務平臺+落地渠道”生態發展路徑。
平臺能力升級
小京魚智能平臺整合了原有的京東Alpha平臺,并引入了京東領先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能力,代表著京東IoT業務的全面升級。小京魚智能平臺將不僅聚焦原有的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方案,更把京東的強大物聯網能力拓展至更多場景。
在技術層面,涵蓋了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識別、深度學習、大數據挖掘等更多能力,且都經過了京東豐富場景的嚴苛歷練。在語音方面,達到95%的家庭場景語音喚醒率、90%的語音識別準確率、96%的自然語言理解準確率、90%以上的人聲還原度;在圖像視覺能力方面,支持97%的商品識別準確率、99%的AR/VR模型渲染還原度。
這對合作伙伴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基于京東云端、軟、硬件支持資源,大大降低了他們基本開發成本。小京魚智能服務平臺提供在云端快速部署和交付應用,可減少系統建設和運維成本,在開發層面提供基礎軟硬件demo,可降低軟件開發及推廣成本,并且聯合模塊、芯片廠商生產出更高質量的設備,為合作伙伴提升產品設備的市場優勢。
能力短板變長板
“數據沒有得到有效的應用”是IoT在產業應用上普遍存在的短板,聯網設備每天交互產生的大量數據,很少有企業有效地存儲、歸納、分析、總結,沒有足夠的大數據處理能力就不能夠發揮數據的價值,只有不停用數據訓練,智能產品才能越來越智能。
通過小京魚智能平臺,合作伙伴會獲得最具優勢的大數據分析,包括分析設備數據改進自身硬件產品,以及基于用戶畫像進行用戶行為分析。以智能冰箱為例,圖像識別技術讓冰箱“眼觀八方”,足夠的數據能讓設備做到識別冰箱中至少98%的食材。但這只是視覺數據最基本的應用,進一步給冰箱賦予靈魂特性,還必須做到千人千面、食品位置檢測、食品識別、過期提醒、圖像美化、等更多功能;從用戶端獲得數據反饋到設備端,數據驅動的閉環形成,感知用戶習慣,冰箱提供的服務變得越來越智能。
與華為IoT生態打通,成為生態互通范例
目前,小京魚智能平臺擁有超過200萬款智能商品,接入品牌超過500個,服務超1000萬家庭,小京魚智能平臺問世,標志京東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而開放的賦能生態。作為開放生態的典型代表,京東和華為消費者BG達成戰略合作,京魚座全線智能硬件與華為消費者BG全系列終端產品實現全面互聯,小京魚平臺與華為HiLink平臺完全打通,推動智能家居行業標準的統一,為生態互通做出良好示范。
京東的智能生活體系規劃構想中,每一款連入京東IoT的設備都將共享小京魚平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能力,實現用戶在家庭、汽車等多場景中,跨空間、跨時間的設備協同便捷控制,這種美好而經典的智能物聯生活,必將和更多像華為一樣開放的合作伙伴一同發力,加碼取勝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