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前夜,攜號轉網讓個人用戶市場在風暴中蓄勢待發,三大運營商神經再度繃緊。對此,三大運營商均主動表示堅決落實,2019年將網速提升20%,資費最高降低30%。
對于即將全面到來的攜號轉網一事,最能挑動用戶神經的資費問題成了運營商們留住用戶最直接的手段。而除此之外,基站建設、內容體驗等等因素缺一不可。
中國移動或陷困獸之局
隨著攜號轉網的消息不斷發酵,最揪心或許是中國移動。“攜號轉網來了,中國移動是不是要被‘打垮’了?”近期,坊間一直有這樣的一個疑問。
攜號轉網意味著今后用戶可以在不用更換手機號碼的前提下,自由地從當前運營商轉用另一家運營商的服務。一旦大規模用戶在各運營商之間來回跳躍,這對于每一家運營商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業界普遍認為,中國移動尤其將承受極大壓力。
從2G時代開始,中國移動憑借先發優勢積累了大批移動通信用戶,隨后,這些用戶陸陸續續開始將手機號碼綁定銀行卡、社保、網絡賬號等等。第一次申請的手機號很有可能成為了用戶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這也是中國移動用戶數遠多于電信聯通的重要原因。
雖然在隨后的3G時代,中國移動由于TD-SCDMA制式原因損失了不少用戶,以及在4G布局時,也沒下好手中的棋子,但憑借著2G時代的存量用戶基礎,目前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的用戶數量仍然最多。
多到哪種程度呢?在移動電話用戶方面,截至2019年1月底,中國移動有9.27億用戶,中國聯通有3.18億用戶,中國電信則有3.07億用戶。后兩者加起來總數還不如中國移動多。
一直以來,攜號轉網都是空中樓閣。早在2010年,“攜號轉網”就開始在天津和海南試點,后擴展到江西、湖北和云南。據中國信通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 年12月底,累計攜號轉網用戶僅167萬人次。因此長時間以來用戶積累的期盼,將有可能在今年年底爆發。而一旦爆發,對中國移動的威脅是最大的。
一方面,眼前資費高、套餐不夠靈活等問題擺在中國移動面前,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則是早早地利用互聯網套餐、寬帶套餐等辦法拉攏用戶。另一方面,工信部公布的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一趨勢。
據工信部2016年6月底的統計數據顯示,開展“攜號轉網”試點的五省共有超過45萬用戶使用了號碼攜帶服務。其中,中國電信攜入16.8萬,攜出6.6萬。中國移動攜入16.2萬,攜出25萬。中國聯通攜入14.7萬,攜出16.1萬。轉入中國電信網絡的用戶最多,而中國移動的用戶流失率最高。
據了解,為了避免用戶的大量流失,中國移動降低資費標準,重新開啟8元最低資費。此外為了吸引新的用戶,移動還推出五花八門的“優惠”套餐,甚至還會免費送老用戶寬帶。
資費非首要因素,5G服務或是重點
“攜號轉網”確切的落地時間和具體規則目前尚不清楚,理論上來說,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是張開懷抱等待移動用戶的到來。尤其是聯通,其在移動通信套餐上,率先與各家互聯網公司強強聯合推出定制套餐卡,自有的“冰淇淋”等無限流量套餐也吸引了不少年輕用戶。
但通過低資費套來的用戶,其實忠誠度是很低的,聯通就面臨用戶“大進大出”的現象。尤其是在工信部的敦促之下,三大運營商都在開展提速降費活動。特別是今年,提速降費再加碼,運營商要讓利1800億元給消費者。
因此,影響用戶最終選擇的因素,并不僅僅是資費。資費后面是各大運營商提供的移動通信服務,簡單來講,通話信號、網絡速度、客服服務、客戶關懷、購機福利等等都在影響著用戶的實際綜合體驗。
眼下恰逢一個關鍵點,5G的商用。而“攜號轉網”的全面落地,不僅意味著用戶有了自主選擇權,也宣布三大運營商將站在同一水平的擂臺上赤膊相爭。5G 基站的建立與改造、網絡測試的進度、與通信設備廠商和終端廠商的合作、當地政府的支持等等都將是影響運營商們最終交出答卷的因素所在。
現在,各大運營商都在與時間賽跑:上個月,中國電信就發出了首張象征意義的5G SIM卡,并在全國各地積極推進4K視頻直播等5G應用;聯通宣布已完成了5G試點區域一期部署及測試;上海移動則與華為推出了虹橋火車站啟動5G覆蓋的建設計劃。
隨著5G的到來,我們的手機號碼可能會被賦予更多的服務與含義。三大運營商5G商用時間都在2020年,與“攜號轉網”全面落地的時間恰好重合。未來,用戶用來判斷是否轉網的標準,將會有很大變化。
變量5G,誰家5G建的好誰的優勢就大
目前,三大運營商在5G方面的部署可謂快馬加鞭。
中國移動在今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19)上宣布,同步推進5G NSA(非獨立組網)和SA(獨立組網)發展,2019年啟動NSA規模部署,同時加速推進SA端到端產業成熟,實現SA為基礎的目標網。在去年 12月的5G創新合作峰會上,中國移動則宣布將在17個城市啟動5G規模試驗和示范。
同在MWC 2019上,中國聯通也正式宣布2019年將進行5G業務規模示范應用及試商用,計劃于2020年正式商用。具體來看,今年將有16個城市同時進行5G網絡的搭建,第二季度預計啟動5G終端NSA試商用,并發布5G新型終端,等到今年第四季度5G商用終端將大規模上市。
而中國電信的5G步伐邁得更大,早在去年中國電信就發布了5G技術白皮書,并表示將優先選擇SA組網方式,通過核心網互操作實現4G/5G網絡協同。今年1月份,中國電信完成首個基于虛擬機容器技術的5G SA核心網功能測試;計劃于近期推出超過1200臺5G終端(包含手機)進行測試,為即將商用做準備。
如今,攜號轉網在今年年底將全面落實這一信號的釋放,使得三大運營商被放在同一水平的競技擂臺上。或許之前的存量用戶(包括核心用戶)、資費優勢、服務優勢都是各家的王牌,但如今再加上一個5G網絡,用戶對于運營商的態度又將有新的變化。所以,未來的格局會有何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