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整體震蕩低迷的A股市場,以5G為首的科技板塊今年以來卻走出了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5G細分產業鏈表現最為耀眼。
5G技術帶來產業變革
8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成功完成了5G遠程骨科手術演示。通過5G網絡,專家在浙江實時遠程輔助操控北京手術室內骨科機器人,并進行遠程手術指導,再次驗證了5G對探索臨床醫療協同新模式的賦能價值。
事實上,遠程醫療僅是5G的一個應用場景。
眼下,5G技術商用的推進讓通信行業與各垂直行業間的跨行業協同創新持續展開,由此催生出醫療、教育、交通、工業等領域的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這將驅動各行各業加速數字化轉型。
同時,我們也借此看到了5G變革除智能手機之外其他行業的巨大潛力,借助5G,交通運輸、AR與VR、工業制造以及其他更多行業都將迎來巨大的變革。
據數據統計,如按2020年5G大規模商用計算,預計當年能帶動約4800億元直接產出,到2030年將帶動約6.3萬億元產出。
5G板塊牛氣沖天
春江水暖鴨先知,5G火不火,資金最敏感,在資本市場就可窺見一斑。
今年A股大盤震蕩低迷,當以5G為代表的大科技板塊卻牛氣沖天,可以說是繼豬肉、養雞等板塊之后最大的熱門。
今年年初以來,5G概念板塊漲幅超50%,遠遠甩滬深三大股指幾條大街。5G概念板塊內的個股更是全面爆發。
5G的火熱行情也吸引著機構投資者。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機構投資者密集調研58家5G概念公司,不少概念公司被機構投資者“踏破門檻”,其中,滬電股份、工業富聯、順絡電子、信維通信、華工科技、和而泰等6家公司獲得100家以上機構調研。另有15家公司獲得50家及以上機構調研。
細分產業鏈哪家強?
隨著5G建設大規模展開,將會催生新的服務產品、商業模式和收益機會,同時帶動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商服務、終端及行業應用的產業聚合發展。
雖然5G建設初期,該業務在產業鏈公司營收中占比較小,但板塊內的一些上市公司業績已經開始釋放。這在今年的半年報中得到驗證。其中,滬電股份2019年上半年增長143.4%;新易盛在中興風波后2019年上半年增長632%。
再重新復盤一下A股5G板塊細分領域的走勢,從2018年下半年以滬電股份為代表的PCB板塊漲瘋了;整個5G前端第一段基站產業也已經集體嗨了很久;手機端的華為供應鏈念今年以來也表現不俗。除了上述這些細分領域,5G產業鏈還包括射頻、光模塊、主設備、濾波器、光纖光纜等細分領域。
盡管當前5G正處在巨大的風口上,未來會催生無數投資機會。但不可諱言的是,5G的部署和商用不會一蹴而就,現階段5G建設過程中依然面臨較高的網絡部署成本、應用生態培育和擴展等諸多挑戰。
因此,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需要做的是冷靜看待資本的狂熱,謹慎對待資本市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