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急劇擴散影響,1月23日10時,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同時,湖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湖北13城區公共交通停運,隨后擴展至18個市縣停運市內及區域間公共交通。至此,武漢及周邊正式進入緊急應急狀態。緊急應急狀態下,停產停業停運和封路的一系列措施,使物資的運輸變得立刻緊張,防疫物資捉襟見肘,醫院防護裝備緊缺,出行和物流運輸中斷,救援響應也在同一時間展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貨車成為打通疫區“的重要工具,通過車聯網大數據,我們清晰的看到馳援武漢的動態圖。
從1月24日到28日,共有2675輛汽車在湖北省參與運營,其中僅有1048輛為湖北省牌照,61%為外省牌照。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河南省68輛、江蘇省64輛、山東省59輛 。此外,一些距離武漢超1000公里以上的省份城市,也有不少車輛星夜馳來,包括廣東23輛;京津冀70輛;黑吉遼52輛;內蒙古6輛;云南3輛;新疆2輛。這些“外地車”通過綠色通道和持疫情特別通行證,將醫療物資、防疫物品、果蔬農產品、工程物資等源源不斷輸送武漢及周邊地區。整車物流主要集中在農副產品、果批等農貿市場,保障市區日常生活供應;以及醫藥器械等相關企業和物流園,保障醫療器械運輸分發。
為應對這場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的蔓延,“封城”和公共交通停運是有效阻斷大規模人員流動和感染擴散的“雷霆”手段,而必需的物資運輸和必要的出行則需要交通管理部門和汽車租賃類、出行類企業積極應對,未來應該形成長效的應急通行和保障機制。一套由政府統籌建設、企業提供技術支持、車企全面參與的廣覆蓋、高效運作的車聯網大數據平臺應當在疫情之后提上議事日程。
當下節后返城高峰已至,為加強疫情防控,篩查疑似病毒攜帶者,全國的機場、火車站都已實現了體溫檢測,某些車站出口、地鐵入口還配備紅外測溫儀,保證旅客能快速過檢。這一流程對于高速公路出行車輛人員的檢測卻并不友好,車輛停車、車主及同行人員下車、測溫登記再上車發動,很容易造成出口的車輛排隊,增加車輛的通行時間。體溫檢測甚至車載健康檢測系統就可以直接嵌裝在車輛內部,成為車聯網的一個常態化應用。在平時,這一健康檢測系統可以通過車內攝像頭采集車內人員的體溫、人體狀態,判斷司機是否有疲勞駕駛或因疾病導致的危險駕駛的行為,以進行第一時間預警,對同行乘客的身體狀態的監測以自動調節車內溫度。對于公共交通工具,這一智能監測工具可以判斷乘客是否抽煙、佩帶口罩、流感發燒,通過手機APP向司乘人員及乘客發出友情提醒。而在疫情狀態,該系統在被車主允許的狀態下可以上傳乘車人員的體溫、體征數據給到疫情平臺,再實時同步到交通管理部門和高速ETC等系統中。對于正常車輛實現無檢測通行,而對于發熱及疑似病人進行及時的防控和救助。
物聯卡之家(whsspr.com)認為,車載紅外攝像頭及智能溫控、凈化裝置配合車聯網平臺,增加車輛健康監測和疫情實時監控的能力,將進一步豐富車輛大數據的監測維度。同時,在尊重用戶隱私的前提下,通過智能化硬件輔助,也將為乘車人提供更好的健康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