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近半年來涌現了大量基于人工智能的呼叫中心業務服務商和集成商。僅電銷機器人這一個方向就至少有近百家公司正在推廣運營,包括百度、訊飛、智齒、硅基、百應、箭魚、容聯等。商務上的需求非常強烈,整個市場都飛快地熱鬧起來。
一套可提供saas服務的智能外呼系統,看起來功能并不復雜。一個網站可注冊、充值繳費開票,登錄后在后臺頁面選擇或者定制外呼話術腳本,新建外呼任務并導入外呼號碼列表,明確外呼策略(時間段、重呼次數),設置外呼機器人數量(同時撥出幾個號碼),點擊開始。然后就可以看著進度條走完,外呼機器人按照列表一個個打電話出去。任務完成后,可以查看外呼結果列表。
那么如何從零開始搭建一套對外可以提供saas服務的智能外呼系統?
二、總覽
我們先列出,搭建這樣一整套系統需要哪些技術和資源:
1、運營商線路。提供方包括三大運營商、集成線路商。這是我們打電話出去要交電話費,必須涉及的供應商。
2、呼叫中心設備。商用設備原廠包括avaya、genesys、cisco、華為等。集成商很多。開源的也有一些。在發起外呼任務時,saas平臺是把外呼請求發給了呼叫中心設備經由運營商線路而撥出去的。
3、AI能力。包含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這就是外呼機器人的核心組成部分,它能聽懂接電話的人所說的話、表達的意思,并回復和引導對話。
4、saas服務平臺。即用戶可以注冊、登錄、繳費、上傳呼叫列表、發起外呼任務、外呼結果查看的網站。這個是終端用戶唯一可以看得到的前端界面。
-
AI能力部分(中文ASR/TTS)基本已經格局穩定,沒太多可挑選的。
-
運營商資源這塊兒,可以選擇大牌老廠的碼號線路資源多的然后便宜的去談合作,一方面外呼應用在催收場景時容易被封號,同時話費再便宜也好幾分錢一分鐘,也是重要的成本。
-
呼叫中心設備因為涉及不少接口對接調試,優先選自己熟悉的,其次選便宜的且技術資料多的。
-
最后是外呼saas平臺,可能這是各個電銷機器人服務商/集成商最容易實現自研的部分。
明確了涉及到的技術和資源之后,再明確一下建設步驟。由于各個廠商都有各自的資源和能力,建設方式也各不相同,簡單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2、呼叫中心廠商,必然有已長期合作的運營商線路資源,手里也有呼叫中心設備+職場,也有技術人員。于是就選擇自研saas平臺,然后找AI能力廠商合作提供ASR/TTS/NLU。
3、AI能力廠商,尤其以NLU起家的在線客服類廠商,通常會選擇接入百度/訊飛的語音能力,然后去找呼叫中心類廠商合作。
4、啥都沒有,只有幾個技術人員的,選擇自研saas平臺,接入呼叫中心設備、AI能力、運營商資源。
作為初學者,為了自行從零開始搭建一套對外可以提供saas服務的智能外呼系統,身份必然是第四種,啥都沒有,啥都要干。
以上這四部分,核心角色是呼叫中心。AI只是插上了想象力的翅膀,但是沒這翅膀,呼叫中心還是呼叫中心,但是AI就只是空中樓閣了。業務明確可落地的呼叫中心才是想象力的基石。這一點與CV和安防的關系很像。

當然除了系統以外重要的線路選擇也需要注意下:
市面上的外呼系統有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都能解決問題。外呼系統線路的穩定性和撥打方式決定是否可以解決封卡的問題。
目前市面上比較好的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回撥線路,一種是虛擬號。
-
無需個人辦卡,以公司資質申請和備案,運營商提供號碼
-
號碼地全國1-3線城市都有,任你選擇
-
每天每個業務員撥打500-1000次,解決高頻問題
-
標記,運營商定期清理
-
耳麥插在電腦上,打開網頁登錄就可以撥打電話,無需其他硬件成本
-
號碼企業獨享,不是號碼池很多公司共用的,確保交付到手都是新號
-
通話穩定,音質清晰的SIP電話,溝通更流暢
解決方案二:回撥線路
-
保留傳統通話習慣,無需耳麥,使用手機即可通話
-
外顯真實手機號,歸屬地可選,客戶未接到,可通過該號碼回撥,減少意向客戶流失
-
中間號撥打,主叫變被叫,雙方處于接聽,實現運營商查詢不到呼叫記錄。
-
通話穩定,溝通更流暢,和正常撥打無異
-
沒有場地限制,手機下載app,隨時撥打
-
但是更加建議的是回撥,現在大多數主營這個回撥方式,外顯手機號,相對于虛擬號接通率高。
-
因為通過對接回撥線路的介入,轉變撥號方式,把打電話變成接電話,業務和客戶全程都處于接電話狀態,沒有呼出記錄,避開了系統的高頻檢測,杜絕了因那些因為高頻撥號引起的封卡問題,全程接電話就不會被監測到打電話多了,外顯還是真實本機號碼,接通率高,信任度高,通話質量佳,并且帶有客戶管理系統,方便企業管理客戶和員工。這種是現在市面上最常用的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