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原標題:中國天地圖PK谷歌地圖 未來將以北斗替代GPS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2004年,美國谷歌公司開始做Google地圖。此后的整整20年里,美國和谷歌掌控著全球的時間和定位。2011年1月,我國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并在近年來逐漸從官用轉向民用。這個平臺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天地圖。請聽中央臺記者對話天地圖負責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總工程師李志剛: 天地圖,學名為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在民間也有中國版谷歌地圖的稱號。不過因為它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一手創建,也被業內認為是國家隊型選手。 如今打開天地圖主頁,你會看到一個有點眼熟的界面,上端是線搜索,右側是實時地圖,而左側是生活服務類信息。于是,面對記者,天地圖負責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總工程師李志剛必須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記者:如果我是一個用谷歌已經用的很習慣的人,您怎么我用天地圖呢? 李志剛:應該說在全球的數據上,我們和它還有很大差距。但在中國的數據上,比如說地名地址,我要到哪,我要到哪shopping。這種信息點,我們天地圖上有2000萬個。這個是任何網站做不到的。 記者:它有多少個呢? 李志剛:我沒有詳細統計。可能不到我們的一半,它可能有幾百萬個就不錯了。 2011年1月18號,天地圖正式上線,晚于谷歌地圖整整7年。在縮小差距的過程中,網絡帶寬不夠、服務器不夠、數據不夠,技術上的步步緊追,終于實現了如今2014版天地圖軟件云計算、硬件國產化的水平,也完成了主節點和全國所有省份、將近200個城市一張網、一個圖的建設。 記者:天地圖有三個版本,大家能看到的是版。另外兩個版本可以提供什么服務呢? 李志剛:版這里主要是從影像的分辨率上、精度上的一些區別;政務版主要是應急這一塊,因為應急不是一個部委的事,整合各部委相關資源配備,都要在一個專網上運行。 記者:還有一個涉密版? 李志剛:對。 目前,基于天地圖,水利部完成了水利普查信息管理;國家安監總局建立了生產應急平臺;教育部設立全國中小學校舍管理系統;而則實現了影視制作機構統計信息實時和全過程可視化管理。民政部的自然災害信息、證監會集成機構信息、國土部的不動產登記,種種服務,都得以促進和完善。李志剛告訴記者,天地圖即將介入國務院應急辦,為國家應急指揮平臺提供地理信息的支撐。 記者:現在有沒有計算,天地圖大概有多少人次使用? 李志剛:十億多人次。 當谷歌地圖出現并全球后,不少國家都出現了自己的地理信息服務平臺。我們近年來為何要著力推進天地圖的使用?未來它又將如何發展? 記者:有一個現成的谷歌地圖可以用,我們為什么還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地圖呢? 李志剛:登事件大家都知道。它告訴大家國外的網站是搜集個人、重要信息的工具。地理信息和相關,它就有戰略意義,有安全保密的問題。如果我們的服務、我們的系統、我們的研發是基于國外網站的話,是別人收集你的情報重要的渠道。只有建立自己的網站,才能。 2011年,天地圖上線四個月后,李克強總理在考察后說,天地圖既是服務的公益性平臺、產業發展的基礎平臺,又是方便群眾的服務平臺和的保障平臺。 如今在天地圖上,你既可以準確地看到,我國對南海諸島、藏南地區、、黃巖島等區域的領土主張,也可以實現對全國3以上旅游景點的定位,未來也將看到全國個城市的房產評估數據和享受估值服務。而利用我國自主的北斗衛星系統而非美國GPS,是天地圖未來的方向。 記者:對于天地圖來說目前主要依靠GPS還是北斗呢? 李志剛:我們所有技術全在用。有北斗的技術,也有GPS的技術。 記者:有沒有一天,天地圖只用北斗的技術? 李志剛:這一塊,北斗如果能把全球覆蓋給做起來,我們完全可以用北斗。包括我們國家的基準現在是建立在GPS之上的。下一步肯定要以北斗來替代。 記者:下一步是什么時候呢? 李志剛:十三五吧。 用天地圖的三年時光,趕超谷歌地圖商業化的20年,或許并不現實。但在全球的時間和方位一家獨大的今天,中國自地理信息服務平臺的出現,一定是個必然。用李志剛的話說,天地圖正在經歷從丑小鴨向白天鵝的。(記者丁飛) 習福建考察李克強談阿富汗問題紅頭文件亂象南水北調火葬指標市委門口放爆竹上海自行車騎警先審后播叫停環衛工簽狀反間諜法正式實施一手藥瓶一手酒瓶山西呂梁反腐報告廣東韶關重刑犯越獄百歲剃頭匠離世駕車玩手機入刑
標簽:南京 玉溪 知識產權 綿陽 汕頭 遂寧 沈陽 邯鄲
上一篇:谷歌地圖更新:允許用戶創建個性化街景地圖
下一篇:谷歌地圖宣布支持蘋果手表 網友:終于可以拋棄蘋果地圖了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