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作為國內用戶規模和市場份額第一的地圖平臺,百度地圖今年表現更加搶眼。易觀數據顯示:繼第一季度以72.15%的比例占據中國手機地圖APP領域活躍用戶覆蓋率首位后,在第二季度的4、5、6月又分別以58.4%、57.2%、57.2%的相對活躍用戶滲透率奪得第一。而高德地圖則以39.1%、40.0%、40.2%排名第二,其后是和地圖3.2%、2.7%、2.6%。 那么,百度地圖為何能連續摘得第一?其在今年連續兩個季度表現亮眼的個中關鍵何在? 明確交通大腦定位,發力產品功能智能升級 在互聯網巨頭中,百度發力人工智能是比較早的,早在幾年前就發布了百度大腦,在深度學習、人機交互、圖像識別等方面走在行業前沿。而這種先發優勢直接推動了百度地圖的智能化發展,以至于在人工智能元年剛剛開始,百度地圖就明確了交通大腦的全新角色定位。如果將幾年前百度地圖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務平臺視為百度地圖的第一次升級,那么,如今交通大腦的全新定位,則是一次質的飛躍。 具體來說,百度地圖通過交通大腦的全新定位,將進一步強化用戶和業界對智慧地圖的認知,帶領地圖行業全面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一方面,運用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打造全新的AI版本地圖,模擬老司機思維方式,實現智能導航。如百度地圖智能導航系統分為行前和行中:行前根據用戶的出行時間安排,規劃好出發時間,并提供個性化路線決策信息。 另一方面,百度地圖創新推出的智能路線規劃、路線雷達、更快路線切換、實時路況等智能化功能,充分展現了百度地圖作為交通大腦的智能化能力。譬如,智能路線規劃通過智能大數據路況以及路線分析,展示多條路線,并根據路況的變化,躲避擁堵、推薦更快的路線,從而幫助用戶更快到達目的地。 可以說,通過發力產品的智能化功能,百度地圖這顆交通大腦正變得越來越智慧,對提高用戶出行效率,躲避擁堵等意義匪淺。而隨著百度地圖在智能化上的持續發力,交通大腦更有望掀起一場地圖出行革命,引領行業未來。 以人工智能將地圖數據價值最大化 百度地圖每日的位置服務超過800億次,每日導航服務超2億公里,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地圖已實現底層數據完全自采,數據資產位居全行業第一。 這些數字的背后實際上意味著海量的出行行為和位置服務數據,這些海量的數據也正是人工智能時代打造交通大腦的核心數據資產所在。 不僅如此,只有擁有行業中最大的用戶行為和位置數據庫,方才能以人工智能技術充分發掘和發揮數據的價值所在。譬如,百度地圖交通云已與深圳市,成都市,三亞市等13家交警部門,以及江蘇省,遼寧省,四川省和河南省等共10家省市級交通部門開展交通大數據共享及信息聯合發布合作,在道路擁堵分析,出行通勤分析,人群熱力和人口遷徙分析等內容上,通過人工智能將數據價值最大化。 而之所以這些城市的管理者愿意與百度地圖合作,其背后正是百度地圖擁有行業最大的數據資產,而且有先行發力的人工智能技術為數據資產價值的最大化保駕護航。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百度地圖標注不斷加強人工智能布局,其在用戶端和行業端的雙端優勢還將進一步擴大,并有望引領中國手機地圖行業全面進入人工智能時代。
標簽:大理 阿拉善盟 畢節 鎮江 海西 信陽 銅陵 恩施
上一篇:TomTom加入Uber導航地圖標注商
下一篇:做一套地圖標注數據庫有多難?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