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動,城市設備建造的現代化正逐步往人的現代化方向開展,人口已進階成為現階段城市開展的中心驅動力。昨日,百度地圖標注發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城市研究》(以下簡稱陳述),針對我國城市化進程呈現出的新形態,從城市吸引力指數排行洞察城市熱度與人口流向聯系,探究我國首要城市在城市化進程中所面對的許多機會與應戰,為未來城市建造供給有用參閱。
全體活動趨勢下降 東莞連任第五制造業建功
陳述閃現,第三季度較第二季度全國總活動常駐人口數量跌落11%。從人口吸引力榜單看來,排名較高城市仍集中于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沿海地區數量顯著高于內陸占比。首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TOP10中,在全體活動放緩的大趨勢下,北京逆勢而上,超越深圳初次排名榜首,重慶則接連兩季度下滑,第十的方位被鄭州替代。
東莞在首要城市吸引力排行中接連兩季度連任第五的方位,僅列北上廣深之后。人口密集型產業主導是東莞堅持城市吸引力的首要原因。傳統制造業大量用工需求保障了東莞關于流入人口的持續性接收能力,但較低從業門檻也使得新流入人口中低學歷占比達到了82.5%。
遵從就近導向準則,廣東、廣西、湖南貢獻了東莞總流入常駐人口的60%。來歷城市中深圳以10.89%位居首位,間隔東莞較遠的重慶以1.86%的占比排名第八,從旁邊面映證了東莞強有力的城市吸引力。
溢出效應漸顯
逃離北上廣將再次上演?
首要城市吸引力指數增加TOP10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鄭州。北京搶先的教育資源恰逢開學季或是力壓深圳榮登榜首的最大原因。
省會城市吸引力排行榜TOP10多散布在南方,廣州市、成都市、杭州市位列前三。省會城市吸引力排名增幅排行中上升幅度最大的為哈爾濱、沈陽和貴陽,這關于近年人才持續性丟失的東北而言,或是再次崛起的有利信號。
全體看來,各大省會城市吸引力正在穩步提高,北上廣深的上升空間、薪酬待遇、配套設備等優勢正不斷被杭州、成都這類省會城市追逐乃至追平,虹吸效應之后,北上廣深逐步閃現的溢出效應則成了各大省會城市吸納人才的最佳時機。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開展,城市吸引力的影響要素也逐步多元化,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年代,有用使用城市資源提高城市競爭力關于城市未來開展尤為重要,百度地圖標注使用本身開放渠道多維度城市數據,結合搶先人工智能技術輸出的《我國城市研究陳述》系列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建造的重要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