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推拿、美甲……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線下消費正向上門服務轉移。坐在家中,點點手機,就能像購買商品一樣挑選服務,是不是想想都挺美?然而,近日小編調查發現,目前這種“美”可能只是想想而已。
傳統服務試水線上
在微信里,小編隨意搜索“洗衣”“美甲”等關鍵詞,彈出多個公眾號,聯系客服,這些店鋪大多可以提供上門服務。在一個美甲小程序里,填寫相關信息,支付費用后,可以直接預約技師,非常方便。一些本地服務平臺也是上門服務的聚集地。在58同城APP,小編聯系了一位推拿店的老板張先生。他介紹,自己在小區附近有實體店,如果客戶有需求,只需提前支付車費,他就可以上門服務。
不過小編發現,多數上門服務還停留在“有”上,距離“火”還相差很遠。以洗衣、美甲類的小程序為例,購買服務的鏈接是有,但實際下單的很少。推拿店老板張先生坦言,上門服務的接單量還不到實體店的十分之一,主要的“攔路虎”是路費保證金,“這個錢,很多市民不愿意出,但如果不收,我們就無法判別顧客是不是真心需要服務的。”此外,上門服務的安全性是很多服務人員最擔心的,“我們店里有女推拿師,但她們都不愿意上門服務,就是擔心安全,通常顧客線上下單,都是男推拿師去。”
上門洗車失敗收場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O2O上門服務就在淮安興起過一陣,但結局多是“一地雞毛”,“慧駕洗車”就是其中之一。曾經的參與者王先生告訴小編,這個上門洗車公司有自己的APP,客戶只要登錄下單,并填寫車輛具體位置和車牌號,就會有專業的人員上門洗車,整個過程甚至不需要雙方見面。“洗車人員會到車庫自己找到車輛,洗好后,將效果拍照發給我,滿意就可以付款。”
除了方便,上門洗車收費也不高,一輛普通的5座轎車,清洗一次的單價為25元,如果辦理次卡,還可以享受6元洗車的額外優惠。因為有優惠,王先生一次性購買了30張洗車卡,誰知,只用了10張左右,上門洗車服務就暫停了。“我打電話問客服,人家直接和我說,他們是總公司的,現在服務暫停了,客戶充值的錢在當地代理手里,需要向代理要,可是這個代理早就沒影了,去哪里要?”
曾運營過上門洗車業務的張先生向小編透露,一般洗一輛車,物料成本約為2元,洗車工上門成本約為13元至15元,算上公司日常的運營和前期投資,即使收費25元/次,也很難盈利。公司為了拉客戶,將價格拉低到6元,根本就是賠本賺吆喝。
分清真偽需求差別
對于O2O上門服務,淮陰師范學院經濟學系老師杜麗勇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消費服務模式,未來可能改變傳統服務行業的經營現狀,但如今其存在的問題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問題,“上門服務不同于賣產品,對很多客戶來說,很難接受陌生人上門服務,而服務提供者首要應該解決的就是身份認證問題,線上服務平臺應該起到把關作用。”
此外,上門服務最難以繞開的是標準化問題。“每個服務者的手藝不一樣,決定了單筆服務的品質無法得到精準把控,隨著未來市場的拓展,平臺的投訴量必然有所增加,這也是現在很多平臺無法做大的原因,淮安的從業者應該努力提升服務的標準化水平,用良好的口碑促進發展。”杜麗勇說。
互聯網營銷業內人士徐先生表示,自古都是需求決定市場,想要從事O2O上門服務的創業者,一定要分清“真需求”和“偽需求”的區別。比如家里的電器壞了,你不可能扛著那么大的電器出門找人維修,那就需要專業人員上門,這就是“真需求”。但美容、美甲、洗車這一類服務,用戶家里并不是唯一的服務場所,甚至線下門店可以做得更好,不存在上門的必要性,那就可以說它是“偽需求”。“當下,受疫情影響,許多線下實體店加速拓展線上服務,但疫情過去后,這些線上‘偽需求’是否能順勢成為‘真需求’,還有待進一步驗證。”徐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