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里面要說到幾個比較總要的概念。
1、機器人的關節處,到底是什么樣的結構?有什么作用?
機器人的關節處,經典的方式是一個伺服電機(在外部)配合減速機支撐起后部左右軸產生的力。
這個是基本作用。簡單的說,那就是提供一個在控制范圍的力,讓其余的軸能夠運動。
這就是造成了,機器人關節處:一個需要大的扭矩,二個工業機器人的特性是,關節處轉速其實并不是非常高。另外一個,用減速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以及閉合精度。
來,我們看一下現在比較流行的兩種機器人關節的結構件。
第一個是經典款的,四大家族代表的,伺服電機在外面,RV減速機在里面的。
這是一個協作機器人的關節結構機器人系統,包含了:無框直流減速機,諧波減速機。
傳統的另外一個機器人關節結構。
1、扭矩問題:
這里就有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如何獲得大力扭矩?是直接提高伺服電機的電流嗎?
那么樣的電機沒用幾天就不行了。所以需要一個減速機,通過50:1的減速比,可以將一個100mNm,通過減速機獲得5Nm。
2、控制精度。
盡管我們說,伺服電機可以通過編碼器機器人系統,進行控制位置,轉速,轉角,但當下普遍使用的22位的編碼器,也還是不如減速機細分的多。同時更為的穩定。
然后我們再來說一下,交流伺服的情況,以目前在工控領域做交流伺服最牛的幾家企業,科爾摩根,直流伺服的maxon 單獨的電機的控制精度都不如通過減速機來的好。
這也是為什么會一直用減速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