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網絡是運營商的看家本領,要是看家本領都沒有了的話靠什么立足呢?但是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說,都有看家本領了,要什么創新業務。
2016年,北京聯通上繳集團公司利潤有50多億,基本上都是通信收入,而聯通系統集成有限公司(聯通做ICT的全資子公司)上繳集團利潤僅有5000萬。
從開發角度來講,運營商以項目為主要驅動力,項目要求做什么運營商就做什么,比如聯通做MDM(移動設備安全管理系統),也做類似釘釘類的app,但是這些都是項目找上來之后才會做。互聯網公司則不一樣,是產品主導的。比如奇虎360,人家本來就是專業做信息安全的,是先有的產品,再去售賣。在對產品的把控上,運營商自然做不過互聯網公司。
從研發能力角度來講通訊,運營商自主研發能力弱,什么事情都講究外包,這樣不僅降低了對產品的把控能力,也延長了產品的開發周期。這方面也是比互聯網公司弱的。
從運營角度上講通訊,釘釘有200人參與運營。而運營商很多產品都是推薦給用戶之后,就不管了,然后自己還炫耀誰誰誰是我的客戶了。但是客戶也不是傻子,基本上這就是一錘子買賣。
另外,騰訊內部是有競爭的,但是人家適度,比如微信開發的時候,有三個部門同時在做,但是等微信真正上線了之后,就主攻一個了。運營商不是,各個部門各自為營,各不服輸,產品可能你有我也有,對產品沒有統一規劃。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