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商標授權都已經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經營模式,被西方發達國家稱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商業經營模式”。這種新的商標經營模式起源于歐美,后來在日、韓等國蓬勃發展。最早進行商標授權的企業當屬沃特?迪士尼( Walt Disney)影片公司。在迪土尼公司創始之初,一位家具制造商找到沃特說:“如果你允許我把米老鼠的形象印在我的寫字臺上,我給你300美元。”這筆錢不僅使迪士尼公司獲得了意外的收入,同時也啟發了沃特可以從商標授權中找到金礦。這種全新的經營模式造就了迪士尼日后的輝煌。今天,迪土尼公司在全球已擁有3000多家商標授權企業,其產品包括從最普通的圓珠筆,到價值2萬美元一塊的手表。 授權行業的出版物《授權通訊》( The Licensing Letter)將授權商品的銷售額按國家或地區細分如下:美國/加拿大,65.0%;西歐,22.0%;日本;9.8%;澳大利亞/新西蘭,1.3%;中南美洲,0.7%;東南亞,0.5%;東歐,不顯著;其他,0.7%。近十年來,美國占世界授權商品銷售總額的比例從90%減少到今天的2/3,說明商標授權事業已發展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商標經營模式。2002年,國際專利授權業協會(LMA)委托哈佛商學院和耶魯大學商學院做了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商標授權業已成為一個1800億美元的產業,每年僅在美國就有1050億美元的授權商品出售,占據了世界授權業65%的份額,其中從授權經營中產生的許可使用費收入超過59億美元。
目前中國的商標授權業發展還非常落后,僅占世界授權商品銷售總額比例的0.5%,且主要集中在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地區。中國最大的商標授權代理商上海天絡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資料顯示,在美國,各種商標授權的產品已占零售市場的1/3,日本則占20%,而中國的商標授權業務只占零售市場的1.2%。中國香港貿易發展局的數據表明,2005年中國內地人均專利授權商品消費額不到1美元,僅為中國香港的1/20,不到美國的1/200。與內地龐大的零售額相比,中國未來的商標授權業還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國際專利授權業協會會長查爾斯?瑞奧托( Charles riotto)稱,全球的專利授權潛力市場中,中國增長最快。而據中國香港貿易發展局統計,我國內地年銷售的授權商品數額已從2001年的6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1億美元以上,增長達87.5%。一些境外機構看好這一市場,如2007年中國香港招商局以及韓國 AT Venture向天絡行注資3000萬元人民幣作為風險投資,以幫助其在未來五年內以商標授權管理商的身份實現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