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承孝強:各位行業同仁、新老朋友,大家上午好!在恒生通信做了快五年了,一直在發展,隨著新的產業發展,我想更多的讓大家去了解一下恒生,了解我們新的結構體系—恒生通信,包括產品線。1、恒久的2009,我們一直在做解決方案,希望可以分享2009年跟我們息息相關的變化。2、新生2010,主要在恒生通信體系架構整體的變化。3、展望。我自己個人的總結。 恒久的2009。 這是我們在一次官方資訊機構上看到的年度報告數字:2009年總體坐席數發展到34.5萬席,復合增長15%左右。總的資產規模達到502億,主要核心產業還是在傳統三大塊:運營商、金融、政府。這兩年在企業,特別是園區產業增長非常大,因為他們坐席一起步就上千席。現在提的更多的從呼叫中心到聯絡中心的變化,為什么叫聯絡中心,最早期僅僅是呼叫性服務,變成溝通的渠道,從傳統的語音到現在所有的多媒體,包括3G、UC,真正意義不叫呼叫中心,應該是基于統一通信的聯絡中心解決方案,而且是全產業鏈的。它已經從單一的一個平臺、一個產品,甚至某一個廠商,變成整體的系統解決方案。 2009年,我們看得更清晰,我跟朋友聊天,他說現在的競爭已經完全從技術平臺到業務平臺,我想如果你是一個廠商應該體會很深,現在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主流的廠商,要找到非常有價值的ISV,只有這樣才真正能把他的平臺發揮到極致,或者把平臺層的價值提到最高。不是我們CTR行業,我想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涉及到這么一個概念,我想走在前面的呼叫中心也不例外,一定從技術到應用。對用戶來說體會也很深,早期我們一直強度好的平臺、好的技術,但是他們最終要的不是這個。我前天看到一個數據,2000年的時候,整個行業廠商有620家,2009年底只有360家,而且這360家里面真正浮在水面上,或者參與市場競爭的只有30%,其實就剩100家左右,甚至不到。這告訴我們第一我們產業在發展,第二它的競爭力在轉移,一定是從技術到業務,從單產業鏈到全產業鏈。比如中糧很明確,全產業鏈,從水稻到紅酒,這個信號不僅僅是一個方向,更多的是我們現在不同客戶的真實需求,市場推動需求的發展。 新生2010。 如果你炒股,應該關注恒生,是非常好的一個優質的股票(600570),但是對于我們來說是新生的,我們更多把恒生新生或者傳統主營業務衍生出來的戰略規劃,我們內部叫做二次創業。因為恒生最早是做金融IT,金融IT里面最早是做證券的。在這個業務之上,把非金融業務剝離出來,成立了呼叫中心。 2008年,我們公司真正提出了二次創業,希望把恒生內部做得更大更強,同時提出四化建設,集團化、產品化、國際化、網絡化。誕生了恒生通信這么一個獨立的網絡體系。其實恒生做呼叫中心很早,我們在1995年成立就做呼叫中心,不過那時候做電話委托,如果各位在證券行業服務過的,我們做電話委托很早,而且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產業優勢。但是慢慢的在發展過程中,我們技術、產品一直在變,2000年之后就進入我們現在一直在推的HSIPCCV10。2009年是集團化戰略的落地,獨立的業務單元——恒生通信。我們電子主要做金融IT,科技做非金融IT,通信就是呼叫中心。對我們目前來說,主要還是呼叫中心業務。最近我們在網上也有文章,闡述了恒生對統一通信專家的理解。 恒生通信是恒生公司旗下的獨立業務單元,專注于統一通信市場,是我們獨立的戰略品牌。愿景是成為中國領先的統一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從當前來說可能比較大,但是我們會朝著這個方向一直走下去。恒生通信擁有HSIPCC、HSVCC、HSCRM、HSUCP、HSIPT等多個基于統一通信核心的自主知識產權平臺。 如圖,這是我們全產業,大家有興趣可以到我們展臺看一下,主要分四條線,基于我們最底層、最核心的UC平臺,在外圍拓展幾個核心產品,再到全行業的業務形態。 恒生通信的理念是恒久理念,希望繼續在通信行業做得更深、做得更久,創造一個全新的恒生通信。 展望。 呼叫中心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平臺,隨著IPCC甚至UC的發展,它必然是基于融合通信的聯絡中心。從恒生來說,雖然是民營企業,因為恒生從行業中走過來,我們是最早也最盡可能深的接觸到行業客戶的公司形態,所以我們的理解應該有一定代表性。同時恒生一直堅持這樣做,為什么我們自己解決方案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市場的認可,也朝這個方向在做,而且有很深的技術儲備,這也是我們呼叫中心行業五年內的一個主流方向。 得業務得天下,不僅是渠道的概念,剛才提到從傳統的技術競爭必然轉到行業業務的競爭。現在跟客戶聊平臺、聊技術,更多的是前期,但它不是你最終選擇的一個理由,它是要了解你對業務的理解怎么樣。我跟客戶現在聊天,你說平臺、品牌,我們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是你對垂直行業的理解上,我們絕對有優勢,這個優勢也帶來了我們市場整理的反映。你對業務理解有多深,你的整體優勢就有多大。 全產業鏈形態,這是毫無疑問的,現在從產品到平臺,要把所有的靜態的有效的融合起來,這是為什么傳統的SIM生命周期很短,不能融合,不能把單一的系統價值最大化。大家可以關注這個話題,可能在2009年之前有過一次顯現的態勢,但是2010年之后更明顯。 百花齊放,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我們以前一直講自建、外包、托管。最近國內80%處于自建狀態,20%還是在外包。從長期來說,自建可能是主流,但是外包需求必須有。傳統的技術形態的廠商,客戶的需求依然存在,也允許它存在。運營成本的轉型,建呼叫中心只占30%,后面運營要70%,就是說運營體系、培訓,以前只重視建,不重視運營,現在重視運營了,對于運營一系列的產業伙伴,產業價值就出來了。所以我們這個行業肯定是百花齊放的,但是只能在某一個點或者某個時間段。基于融合通信的聯絡中心,這可能是下一個十年的產業方向。 在座的各位如果做這行,我希望你們還是繼續做下去,我總覺得還是有很多的產業前景的,我相信這個行業可以一直做下去。作為一個民營企業、私營企業,這么專注的做IPCC,他們甚至不相信,2015年再來看這個話題絕對是正確的。謝謝大家!來源:全球IP通信聯盟
標簽:臨滄 漢中 香港 麗水 邯鄲 滁州 臺灣 唐山
上一篇:中興通訊葉偉:溝通新生活享受新科技--視頻呼叫中心
下一篇:青牛技術蔣瑞起:二萬個坐席是怎么煉成的?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