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一些小型五金廠、電子廠的招聘展位前門可羅雀。一家五金制品實業有限公司的招聘代表熊先生表示,他們現在正需急聘一批鈕面、打模、雕刻、QC的行家里手,甚至愿意開出比普通工高出三倍以上的薪水來吸引“金鳳凰”,但是一上午過去了卻少人問津,只收到幾份簡歷。
職場人:大小公司各有自己的優勢
目前在一家大型日資公司工作的張志紅說,大公司的職責劃分明確,經濟效益好,起薪點相對較高,而且有一整套完善的培訓體系,這些對于剛剛走進職場的畢業生來說,都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有不少職場人認為,雖然小公司各方面發展還不夠健全,但同樣具有自身優勢,尤其是個人發展上升空間更大。
姚小歡在一家企業咨詢公司做了短短三個月的服務工作后,就因表現出色而被提拔為部門經理,她認為小公司更加注重鍛煉“全能型”的人才,而且對個人來說有更多機會了解和參與整個公司事務的運作。
專家建議:結合個人發展選擇單位
人才市場副總經理郝榮認為,求職者在選擇應聘的企業時,不應以公司大小作為衡量的標準,而應該看到大公司和小公司之間的不同,結合自身的職業定位和發展方向進行選擇。
一般來說,大公司的發展都非常成熟,更側重于考查個人的專項能力,職業發展空間相對平穩;而小公司由于是處于生存發展的階段,一個人往往要在工作中“身兼多職”,因此更能鍛煉和培養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對于一些人在求職時抱著“寧做鳳尾,不做雞頭”的心態,對大公司趨之若鶩,郝榮認為這并不是明智的選擇,現在的工作流動性很大,過分看重工作的穩定和保障并不利于職業生涯的發展。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