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競爭的深入,競爭的焦點已經由最初的產品質量、價格、性能逐步蔓延到服務等各個領域,服務在競爭取勝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眾多的服務企業而言,服務質量更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服務質量是管理出來的
服務的重要使得她成為我們工作的焦點。為了提高服務的質量(或客戶滿意度),我們會很自然地去研究制定嚴格的服務流程和規范,分析尋找流程規范中的瓶頸環節,并相應地采取一些緩解措施,以使得服務更為順暢和高效,改善客戶對服務的感知。比如說,我所在的一家移動通信運營企業,為了提高服務熱線的接通率,我們很自然地會彈性地安排員工的排班,或者增加座席,或者采取辦法進行分流引導;為了減輕服務廳排隊等候顧客的不滿,我們會安裝排隊機、增設休息座椅、擺放報紙雜志,甚至排隊的顧客提供糖果、飲料;為了快速解決客戶的投訴,我們推出了首問負責制、制定了限時答復(解決問題)的制度……
應該來說,這些都是很有效的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務的效率,也改善了顧客的感知。但是,這樣做也暴露出了一些新問題:一方面服務的成本很高,每一項改進都意味著更多資源的投入(增座席、排隊機、座椅等需要更多成本的投入);另一方面,我們受成本的限制,不可能無限投入資源,所以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問題,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服務質量的提升受到了極大的制約。
服務質量更是設計出來的
一直以來,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是最直接和有效的辦法,也是我們最常用的辦法,但實際上,他卻未必是最科學的辦法。最近,在我們公司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們重新樹立了對改善服務的看法:作為一家移動通信服務企業,服務質量是我們的生命線。在不斷改善服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營業廳的服務質量一直我們提升服務水平的瓶頸,而顧客主要的不滿則在于排隊等候時間過長。雖然我們采取了彈性排班制度、設立了排隊機、休息座椅、提供書報雜志、糖果飲料……但是,情況并未能好轉。管理與服務都需要亮劍,發現問題就要設法解決問題。通過查看服務廳業務辦理的統計情況,我們發現了問題,全天的近2000筆業務中,絕大部分是繳費,其次是打印發票,只有一小部分是其它綜合業務。發現了這一情況,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們可以讓客戶通過其他的方式來繳費,可以通過郵寄的形式給客戶提供發票,來分流排隊等候的顧客。也就是說,除了管理服務的過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改變服務的設計,從源頭上改善服務的質量。
我們可以事先做好資源的協同,提高服務的效率。比如說,在推出存300元話費即贈送300元話費”的營銷案之前,如果能夠提前準備好300元或600元面額的話費卡,我們在替客戶充值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3到6倍(普通話費卡面值100元,每張都需要單獨輸入編碼充值);
我們可以在業務的宣傳短信上一次性將業務說明白,避免招攬客人撥打咨詢熱線(實際上,很多咨詢是不必要的,很多時候話務員并不一定太了解客人咨詢的內容,在很多業務上接線員并不能更顧客更多的幫助);
我們可以將客人自己來打印發票改為我們寄送發票;可以鼓勵客人通過銀行托收繳付話費;引導客人通過電子渠道進行自助服務;發現有漏洞就應該準備好彌補的措施;事先預計可能出現的問題以避免投訴……
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最為徹底的辦法。服務流程的嚴密和順暢是重要的,但避免一些混亂和錯誤的事進入流程更為重要;控制過程、改善感知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把握源頭,避免不愉快的事發生。要從根本上提高服務質量,除了管理服務的過程外,更重要的是做好服務的設計,從一開始就讓客戶滿意。
變被動為主動,從一開始就讓客戶滿意
很多事情注定是要失敗的,也有很多事情注定是要成功的,關鍵就在于他們從一開始就是錯的或對的。回過頭來,再重新審視我們的服務就會發現,經常我們的服務工作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老是在救火”:有多少電話需要接聽是由營銷案決定的、有多少人來排隊是由繳費客戶的數量來決定的、要幫客人沖多少次話費是由客人充值的金額決定的……服務的流程一旦開始,我們便失去了主動,我們只是在窮于應付、只是在盡一切可能消化掉這些服務量,加班、排隊、挨罵等一切都是自然的,服務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狀態。
樹立通過設計改善服務質量”的理念,目的就是要改變目前服務工作的這種被動局面,變被動為主動,從一開始就讓客戶滿意。在營銷案設計的環節,就提前考慮客戶的滿意度,就分流掉過多的熱線電話、分流掉排隊等候的客人,就化解掉顧客的疑惑和不滿。
設計改變服務,讓服務從根本上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