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對于那些在國內采辦信息技術服務中,采用專家代辦模式的公司們來說,如果它們需要進行海外采辦合同的簽署,那一定要非常的仔細、周全的考慮。Gartner研究中心說,遵守合同標準可能是IT服務中的一條合適的方法,但是海外采辦合同應該是因地制宜、量身定做的。
Gartner公司的分析員Helen Huntley在該公司最近于Stamford市舉辦的一次外包會議上說,“不要與某一個供應商簽署一種模版化的協議。我期望你能夠通過律師或顧問而簽署一項基準化的合同,你可以將自己的要求通過他們而在合同中有所體現。并且不要以那些海外國家的權限進行合同等的簽署。”
這些警告措施是Gartner公司通過對全球的一些失敗的海外采辦合作協議的研究后所得出的,尤其是針對那些標準協議無法應對和處理海外采辦相關風險的情況等。Huntley對一組IT行政者們說,實際上對于Gartner所提出的18項標準管理服務條款,要想在全球范圍內成功的使用,其中有15篇需要進行修正。
一些修正看起來就是一些常識化的東西。例如,公司們進行海外采辦商務,這就需要在它們的商務合同中明確時區的定義以及節假日的時刻表等。CIO們經常對于員工們實行外國的節假日制度而感到吃驚。
公司們應該明確定義在某些工程重點部門中的本土員工和海外員工的需求比例,并且需要規定一些指定人員的任職部門及崗位等。如果公司需要那些需要海外員工說英語,這也要明確的在合同的體現。合同對于文件以及數據書寫和保存的語言形式也應該進行明確的規定。
Huntley說,高層人員的流動和周轉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尤其是分派到某一個工程中的那些高技能的員工有可能事后被取代為能力較低的新手們。合同應該明確工程員工的技能要求,并且提供一定的方法進行跟蹤。
Huntley還提出了其他一些不太明顯的合約疏漏之處。基準化標準應該成為任何協議的一部分,但是公司們經常不能夠對于供應商基準化的參考標準進行明確定義。服務水平是否能夠與國內情況以及一些跨國合約人相比呢?Huntley說,“這層神秘的面紗需要被揭去。”在簽署一項海外合約之前,公司們需要對第三方的合同進行檢查。Huntley說,“一些第三方的許可證可能不允許轉移到其他國家,因此需要對合約情況進行檢查,否則的化你可能不得不重新購買軟件。”
Huntley說,大部分的公司期望以本國的貨幣來支付工作費用。但是以當地的貨幣進行支付可能會更有好處。公司還應該認真考慮海外業務的稅收情況,包括它們是否將繼續遵循現有的情況,還是實行外包后需要進行其他的一些課稅扣除。
除了費用以及支付款項目外,其他的一些熱點問題包括審計權利,知識產權問題,安全性和機密性問題,以及法律規則的順從性問題等。Huntley建議公司指派一個專門的人員來處理規則順從性問題。次承包商應該與供應商一樣,具有相同的安全性標準和機密性規定。
她說,公司們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合法性問題。合同應該包括,發生糾紛時應該在何處進行裁定,以及其語言問題等。合同還應該明確的定義糾紛裁定程序。對于美國和英國的公司們而言,如果不嫌昂貴的化,愛爾蘭很適合于進行外包,因為該國的法律系統與英美比較相象。
Huntley比較讓人吃驚的一個忠告是關于協議的有效期限問題。她說,對于一個第一次合作的廠家,兩到三年的合同期限是比較保險的,因為潛在的一些形勢等可能會發生很快的變化。公司們還應該提防廠家們進行合并的問題。美國公司中的合并和收購的嗜好可能會傳播到海外;例如電子數據系統公司(EDSC)最近競標MphasiS BFL有限公司,一家Bangalore的軟件供應商。因此合同應該規定,如果遇到收購事件,那么自己所要獲得的權利等
TechTa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