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球外包大會于12月4日-6日在鄭州舉辦,以“全球服務外包推動世界經濟繁榮”為主題,在會上展開了深入討論。本屆外包大會邀請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眾多嘉賓。經過多方比較,此次大會組委會選擇了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做為本屆大
會唯一多語言合作伙伴,為大會提供獨家多語言信息服務。
此次大會,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與會代表高佳卿IT服務總監表示,在大會上很多人都談到了此次金融危機引發的問題,甚至有人對全球化表示了質疑,但從互聯網的角度與層面來看,金融危機反而有可能推動全球生產與服務外包的進一步擴大與深化。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發展,打開了政務的窗戶,打破了企業的邊界。能否在全球范圍內,低成本、高質量、靈活、及時、有效地配置生產服務資源,宣傳整合品牌,創造差別化與個性化之上的新的不對稱性,并將產品與服務的長尾掃向世界的每個角落,決定著企業在產業鏈中整合與被整合的角色,決定著企業的未來。
高佳卿強調,無論整合還是被整合,無論是發包方還是接包方,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理解客戶需求、客戶文化、客戶服務方式與體驗,與之為此進行的信息與交流,服務界面與流程,都離不開多語言的支撐。或者說,有了多語言支撐的全球性外包,才會走得更加順利。全球化與外包的擴大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消費用戶在全球分布,業務資源需要在全球配置。誰先意識到并更早一步進入全球產業鏈提供服務與產品,誰將獲得先機。據專家預測,中國將成為亞太多語言技術支持外包首選之地。
據記者了解,奧運會某種程度上正是一個在全球范圍內,整合了體育、媒體、IT技術、設備制造、物流供應、金融服務、安全監控等資源的外包業務,然后將這些外包組合形成一種推向全球范圍內用戶享受與購買的賽事產品。面對204個國家,面對全球上百種語言、數十億的收視用戶,這是一個異常復雜的全球外包案例。首信“融RONEASE”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基于國家自有知識產權的多語言翻譯引擎和跨行業語料庫,集成創新推出了能提供包括中文、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在內的11種語言的智能多語言系統。該系統面向奧運,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互聯網、手機WAP、呼叫中心、場館信息亭、手持終端等多種接入手段,提供多語言奧運信息與城市信息的服務。奧運期間,訪問用戶多達500萬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