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軟集團與大連華信正在醞釀合并。是什么促成了這個涉及中國前兩大軟件外包企業的并購案?新行業龍頭的出現,又將對行業產生什么影響?
2月17日,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股票停牌。公告刊登后30日內,東軟將召開董事會,審議公司與大連華信通過合并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的預案。
對于這個消息,簡柏特中國IT外包高級副總裁趙成表示,“一點兒都不驚訝”。他認為,中國軟件外包業兩大企業整合成成一家公司,雖然離印度外包公司10萬人那樣的巨無霸還有一定距離,卻已經是相當令人振奮了。
市場行為
還是政府推動?
在趙成看來,四五年前,外包業很少有并購發生。那時候,上市途徑非常通暢,大部分公司都選擇了自己上市以獲得更快發展,并不愿意選擇并購與整合這條路。那時候,軟件外包企業的資金都很充足,即便公司的實際能力與資本市場的估值存在一定差距,公司也可以慢慢站穩腳跟、打好基礎。
如今,情況大不同了,IPO道路走不通了,“那些想上市卻上不了的公司,非常難受”。因為公司的各種策略都是按照上市做準備的,一旦不能上市,自己的發展節奏必定被打亂,還要面臨公司投資方的巨大壓力。
大連華信恰好也是一個多次謀求上市未果的企業。2006年,大連華信曾計劃到日本上市,最后卻無疾而終。2008年4月,大連華信在國內A股上市的計劃又未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核。因此,業界關于大連華信出現資金鏈斷裂、不得不被收購的猜測特別多。
大連華信一位中層管理人員則對這種言論進行了反駁,“我們現在的現金流在1億元以上,預計2009年的經營狀況至少能夠和2008年持平”。據他透露,2008年大連華信的利潤比上年增長了30%,凈利潤接近兩億元,整體營收規模也接近10億元。2008年下半年,大連華信還進行了一輪人員擴張,只是最近考慮到經濟大環境的因素才暫停了擴張的步伐。
他還表示,此事并未在華信內部引發太大的波瀾。2月17日當天,公司還向員工發送了一封郵件,表示合并方案正在討論中,但也存在一些變數,還需要雙方董事會以及國家相關部門審議通過等等。
如果原因并不像外界猜測的那樣,推動此次并購的真實原因又是什么呢?
“背后可能主要是政府的推動。”上述人士表示。2月初,國務院有關領導在江蘇考察服務外包產業時,在一次座談會上指出,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當前形勢的變化,給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引進外包人才、擴大市場份額帶來了機遇,我們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中國服務”的國際品牌。
有關人士分析說,在政府層面確定了強強聯合、推動行業整合的基調后,有關方面積極推動,最終可能促成此次并購。也正因為如此,整合后的東軟集團有望獲得政府更多資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