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獲悉,已于3月26日經河南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河南省就業促進條例》將于5月1日正式實施,該《條例》是在國家頒布《就業促進法》以后,全國第一個針對就業工作出臺的地方性法規。《條例》規定要加強制定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明確建設標準、服務功能和相關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促進就業的功能。
《條例》的出臺表明,河南省政府在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就業的設想中,充分認識到市場機制的巨大作用,并通過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當前的就業困難,除了部分企業經營困難造成人才需求減少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人才資源配置和流動的市場障礙減少了雇傭。
易才集團的人力資源專家認為,傳統觀念的企業既要忙于金融危機沖擊造成的市場問題,又要配備專門的人力部門從事人力資源工作,還要應對解決和勞動者的糾紛,往往被弄得焦頭爛額,影響了企業核心業務的發展,也不容易招到合適的人才。
河南省政府《條例》的實施從某種意義上印證了中國人力資源風向標的轉向。悄然間,中國人力資源由隨意性大的經驗管理正在走向科學制度化管理。中國中鋼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劉增田以中鋼集團為例說明,“中國企業仍然需要解決組織機構精簡和優化,提高運行效率,使企業的薪酬管理走上規范化軌道。科學管理要求中國企業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包括計劃與招聘制度、績效考核制度、薪酬福利制度以及用人和晉升制度等。”
企業對人力資源科學化、精簡化的高要求是只有簡單幾個人的人力資源部門無法滿足的,企業迫切需要專業的人力資源外包公司做這方面的專業工作。隨著世界產業的轉移,中國的人力資源外包已然在中國企業流行,人力資源外包與租賃也風生水起紅火起來。一些先知先覺的企業嗅到了這個行業的機會,看到了中國人力資源市場的潛力,并從中獲益。如易才集團在金融危機后,不但業務沒有萎縮,而且保持快速增長,并于2009年計劃新招員工五、六百人。
成立于2003年的易才集團,從創建伊始就立足于全國布局,為企業提供真正的點對點式服務。這種獨特的“易才模式”發揮魔力,為易才帶來每年300%的業務增長率,兩次分別為600萬美元和1200萬美元的風投。市場機會好,水漲船高,再加上易才的不斷創新,使得易才已經擁有約100多個經營網點遍布全國各大中型城市。2006年在杭州建立了首家為整個中國BPO行業提供服務的機構—易才BPO中心,并通過國際化的六西格瑪管理方法精耕細作,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
《條例》強調市場促進就業的作用,是因為河南省政府意識到就業是個大難題,小修小補的激勵措施解決不了問題,還需要人力資源外包公司發揮市場作用。有調查顯示,處于人力資源理念導入期的中國將是未來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發展空間最大的人力資源市場之一。從目前發展狀況看,中國的人力資源咨詢服務市場至少還將持續10年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