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在GDP中比重超過39% 拉動經濟增長4.3個百分點
本報訊 今年以來,面對種種困難,我省服務業在逆勢中交出喜人“答卷”: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左右,占GDP的比重超過39%,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在首季超過10%的經濟增幅中表現十分搶眼;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完成2843億元,增長16.9%。
一季度服務業開局良好,為保增長、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次金融危機中,蘇州、無錫等對外開放程度高的城市受影響相對較大。而在過去的幾個月內,在國家和省、市各項提振經濟政策措施的綜合作用下,服務業對蘇州等市經濟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蘇州,一季度可實現服務業增加值610億元,增長15%左右。在工業投資下滑的情況下,該市服務業投資完成336.3億元,增長20.5%,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54.1%,比去年底又提高了3.7個百分點;在全社會用電有所下降的情況下,服務業用電達到16.6億千瓦時,增長7.4%。
“今年我省服務業增速要爭取達到13%,這一任務雖然艱巨,但從目前來看,服務業發展面臨著諸多機遇。”省發改委主任毛偉明說。如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為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生活服務業、農村服務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目前,我省正在研究制定12個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這是制造業發展的機遇,也為現代物流、軟件、科技、商務等生產服務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此外,國際金融危機導致一些發達國家在刺激經濟的計劃中,明確規定限制雇傭外籍人員,這也為我國包括我省以較低成本引進國外高端人才帶來了機遇。
毛偉明說,從我省情況出發,今后要把現代物流業、金融業、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作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突破口,圍繞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不斷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高金融業對產業創新服務能力,提高商務支撐能力,提高自主研發設計創新能力,“今年,我省將再培育20個左右特色鮮明、主業突出、功能完善的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推動12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的建設。同時,為解決服務業人才匱乏的問題,我省今年還將與德國國際繼續教育與發展協會就服務業人才赴德國培訓簽署三年培訓協議,計劃用三年時間培訓1000名服務業人才。”
值得關注的是,新的經濟形勢下,在大力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的同時,境內服務外包出現了很大的市場需求。這次金融危機導致國際服務外包市場需求萎縮,國內制造業企業為提高核心競爭力對業務流程外包產生了新的需求。有關人士指出,應充分發揮我省工業基礎雄厚、制造業企業眾多的優勢,以業務流程外包為重點,加快制造業企業主輔分離,促進境內服務外包發展,使之成為服務業的又一增長點。(宋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