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于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1995年在高新區基礎上成立無錫新區。現轄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無錫空港產業園、吳越文化功能區、商務商貿功能區、國際生活社區等六大功能區。
近幾年來,無錫新區始終走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道路,實現了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的跨越式發展。綜合實力躋身全國54個國家級高新區的先進行列,在全省開發區綜合排名中,連續三年穩居第二位,成為江蘇省唯一國家火炬計劃實施20周年先進開發區,江蘇省唯一進入中央命名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目前正在江蘇全省開發區中率先啟動部省市合作創建國家創新型園區。
互動并舉 發展先進制造業與高端服務業
無錫新區堅持先進制造業與高端服務業互動并舉,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從一般加工業為主向先進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為主轉變,增長動力從投資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要素支撐從物質資源為主向人力資源為主轉變,努力形成“五年六個1000億元”的產業格局,即IC產業1000億元,光伏產業1000億元,光機電產業1000億元,服務外包產業1000億元,物流商貿產業1000億元,其他高新產業1000億元。
在提升發展先進制造業方面。無錫新區是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國家液晶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汽車電子及部件產業基地,是長三角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國際先進制造業基地。截至目前,累計批準注冊外資170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113億美元,引進外資項目1500多個,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已有60多家投資了80多個項目。作為中國內地有重要影響的“日資高地”,無錫新區集聚了索尼、松下電器、東芝、夏普、日立、尼康、普利司通、住友、三井物產、豐田、村田、希門凱、阿爾卑斯等眾多日資企業。“韓資板塊”、“歐美組團”也頗具規模。近年來,成功實施產業聚焦戰略,以海力士-意法半導體、尚德太陽能等重點骨干企業為支撐,硅科技產業異軍突起,IC產業躋身全國前三強,光伏產業躍居全國第一。
在加快發展高端服務業方面。以瑞穗、東三菱為代表的國際金融,以日本人學校、韓國人學校為代表的國際教育,以新天地東亞風情街、歐陸風情街為代表的國際社區,以及以希際、好萊塢數碼影視、NEC、清華紫光等為代表的軟件、文化創意及服務外包產業,標志著無錫新區國際化高端服務業集群正在迅速形成。現已建成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無錫產業化基地、無錫國家動畫產業基地,是無錫太湖保護區—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的核心區。2008年,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超過200億元,已引進浪潮信息(8.90,0.28,3.25%)、海輝軟件、中軟國際中國服務外包10強企業3家,國際服務外包100強企業12家,引進了清華科技園無錫分園、中關村(5.30,0.11,2.12%)軟件園無錫分園、江蘇軟件園無錫分園三大項目,即將建成規模全國第一、中國電信華東地區首個五星級數據中心無錫國際數據中心,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綜合排名躍升至全國第5位。
雙輪驅動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堅持經濟國際化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走以應用研發為主導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一是建載體,二是創品牌。現已建成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留學生創業園、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火炬計劃現代科技企業加速器、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第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一批國家級功能品牌。三是聚要素。四是擴創投。實施鼓勵中小企業創業成長“天使計劃”,建立集財政科技經費、政府主導的種子基金、政府引導的創投基金、市場主導的風險投資直至資本市場融資于一體的資金支撐體系。五是促上市。繼尚德太陽能成功登陸紐交所后,美新半導體、西姆萊斯又先后在納斯達克、紐交所成功上市,證券市場無錫高新區“創業板”基本形成。
科學規劃 優化新區空間布局
堅持高起點科學規劃,啟動了先進制造、創新研發、空港物流、商貿商務、生態休閑文化旅游、國際生活等六大功能板塊的規劃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打造無錫“五大中心”之“國際先進制造技術中心”為目標定位,進一步提升能級和水平。太湖國際科技園以打造無錫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核心戰略平臺為目標定位,努力建成以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研發為主導、能夠代表無錫優化發展最新成果的“智慧谷、創意城、研發園”。空港產業園將以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建設為契機,著力發展空港物流產業和臨空型先進制造業兩大重點產業,努力形成集空港服務、空港物流、關聯產業、配套居住、休閑旅游等為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化空港新市鎮。商貿商務功能區以建設中國工業博覽園為目標定位,重點發展紡織服裝、大商貿、大市場、大物流及高檔商住、高級酒店、國際貿易等現代商務等業態,打造現代服務業旗艦區。吳越文化功能區以建設中國吳文化博覽園為目標定位,充分挖掘吳文化獨特地域文化資源,彰顯文化內涵,構建沿泰伯瀆“一帶”、鴻山遺址公園、鴻山文化新市鎮、鴻山都市農業生態園、梅里古鎮“四個片區”以及泰伯廟、泰伯墓、鴻山遺址博物館等“八個點”開發建設格局,形成富有無錫新區特色的尚德文化、和諧文化、創新文化的重要載體。國際生活社區以打造無錫國際化城市服務的先導區和核心區為目標定位,重點拓展國際教育、國際金融、國際生活等三大國際化服務功能,積極營造高品質人居環境。
節約能源 改善園區生態環境
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積極開展國家節水型城市、全國最佳人居環境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加快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一是實施循環集約示范工程。爭創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建成一批以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環保型為特色的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全面推行分質供水,新開發區域建立完善的中水回用體系,實現自來水、污水、中水“三管”預設到位;已開發區域積極開展中水回用系統改造。二是實施文化生態組團構建工程。依托區域內文化和生態資源,通過科學規劃整合,構建東西南北中遙相呼應、相得益彰的“泰伯梅里”、“吳地農耕”、“太湖高科”、“國際商貿”、“歐亞風情”五大文化生態組團。
惠民優先 打造市民和諧生活新體系
堅持惠民優先,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建立了具有無錫高新區特色的“家家有創業、人人有物業、家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的市民和諧生活新體系。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60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206元;年收入12萬元以上納稅職工人數約占全市的30%。建立了以低保、醫保、殘保和社會救助為內容的“三保一助”的保障體系,社會保障水平全市領先。
未來的無錫新區是推進經濟社會優化提升的關鍵時期,不僅是一座洋溢東方文化神韻的吳越歷史文化名城,更將是一片涌動創新創業激情的中國第一硅科技產業城、創新型國際化科技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