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陳昂報道 今后我國服務外包企業的主要市場在國內,尤其是具有廣闊發展潛力的政府采購市場,它將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形成規模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在日前舉行的第8屆中國系統與軟件過程改進年會上,與會代表就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如何提升自身生產力達成共識。
據介紹,中國系統與軟件過程改進年會每年一屆,截至2008年底已成功舉辦7屆,年會主要對軟件過程改進領域年度重大事件進行盤點,對行業風向進行預測并展開討論。在本屆年會上,中國軟件行業協會過程改進分會還對服務外包交付保障十強企業進行了表彰。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系統與軟件過程改進分會常務副會長鄭人杰在談到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時表示,近日出臺的《關于鼓勵政府和企業發包促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我國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服務外包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據記者了解,該指導意見把促進政府發包作為推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點之一,并鼓勵采購人將涉及信息技術咨詢、運營維護、軟件開發和部署、測試、數據處理、系統集成、培訓及租賃等不涉及秘密的可外包業務發包給專業企業。
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理事長、博彥科技顧問曲玲年對此表示贊同。他介紹,現在我國的銀行、金融、電信、能源、企業等IT服務市場已經開始啟動服務外包,但物流、政府、財務、教育、人力資源等市場尚未真正打開。譬如,每個政府部門都基本上建有信息中心,而相應配備的服務器、網絡系統、防火墻、軟件操作系統等卻是各式各樣。他認為,這種信息構筑模式是造成政府運營成本增加、服務質量下降、工作效率偏低的直接原因,所以政府職能部門要將其現有的IT業務和相關服務部門業務進行剝離,采用多種形式與專業的服務外包供應商整合,進而擴大服務對象和業務規模,提升業務水平。
曲玲年坦言,當政府將大量信息交給服務供應商時,心中一定會惴惴不安,除格外注重服務提供商的規模和多點交付能力外,最大的顧慮莫過于信息安全。這也是記者在第8屆中國系統與軟件過程改進年會期間與服務外包企業交談過程中聽到機率最高的用詞。
打消這一疑慮有兩方面途徑,一方面政府要明確業務需求,然后跟企業就服務外包產品的規劃、設計、質量共同研發,靠政府和企業共同創造出具有我國特色并適合國情的服務外包發展方式;另一方面國家應盡快就服務外包產業信息安全等問題立法,因為印度已在2000年完成了信息安全立法,不然,信息安全立法將是制約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曲玲年如是說。
最后,鄭人杰期望,各級政府要真正了解服務外包產業的內涵,跨出部門局限,共同為產業提供一個寬松的政策空間,讓服務外包這顆剛剛破土的幼苗在政策的滋潤下成長為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