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變化,在企穩回升的大趨勢下,中國正在醞釀著產業的轉型升級。如何掌握平衡,把握度”成為應對關鍵,而信息產業則面臨如何抓住機會提高競爭力,開辟新的增長點。事實上,中國軟件服務業已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國際知名投資公司KPMG曾含蓄稱贊崛起的中國服務外包是晨曦出現”。
跨國企業把中國作為印度之外首選的外包地來發包已經成為一種國際趨勢,同時也順應了國際上產業轉型的形勢,順應了國家對服務外包的戰略。”中軟國際董事總經理、CEO陳宇紅在11月28日舉行的2009中國IT兩會(IT財富CEO年會和信息主管CIO年會)上作上述表示。
我相信中國未來十年一定會產生五個最大的輻射全球的IT服務公司。”在陳宇紅的思路中,中國未來的五大IT服務公司將足以和IBM、埃森哲、惠普這樣量級的公司競爭,像華為一樣占領全球市場”。
文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陳立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從全球來看IT的服務行業有新的機會,硬件行業和軟件行業也發生更大的變化。三國里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隨著云計算以及軟件加服務的方式,軟件硬件和服務在未來幾年會步入越來越大的融合期,可以預示出巨大的變化。
據記者了解,IT公司的大部分利潤在硬件或者基礎軟件,IT服務全球來看并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而是創造很多就業的行業。
2009年,國務院批準了北京等20個城市作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與此同時,隨著產業的升級,人才供應鏈的建設也在大力促進之中。前不久,國家教育部、商務部就發了一個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促進大學生就業的若干意見。
到2008年底,上海實現經營收入1112億美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已成為上海的支柱產業。”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介紹,上海在支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方面近幾年探索出好的做法。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作為重要的產業和新的增長點加以重視、發展,從2009年開始,不僅把軟件聯席會議制度拓展為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聯席會議,而且配套專項資金,扶持企業發展新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同時加強軟件產業和出口基地建設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全市今年提出要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其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是唯一一個作為上海現代服務業的重點推進方向,專門制定了行動方案,希望到2012年實現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