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商務部有關人士21日在廣州表示,后危機”時代全球服務外包產業需求將率先反彈,面對良好的市場需求,中國接包”企業亟需擺脫處于價值鏈低端的不利局面。
在當天舉行的2010年廣州市服務外包工作會議上,商務部服務貿易司司長胡景巖指出,最新調查顯示,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逐步擴散,歐美四成以上的IT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加大了對業務的外包力度,特別是從危機中生存下來的企業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因此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未來繼續大發展的趨勢不可逆轉”。
他說:不僅傳統的領域日趨成熟,危機還會推動更多行業、更多職能進行‘外包’,一些原本定義為核心流程的業務也都會進行‘外包’,這就給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服務外貿產業提供了新的機遇。”
然而,當前中國從事服務外包的企業總體仍處于產業鏈低端的現實,阻礙了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胡景巖說,目前我國服務外包的接包商”中,除少部分醫藥研發外包企業外,大多從事的是勞動密集、較為低端的業務,以對日軟件外包為例,我國大多服務外包企業主要參與程序開發、編碼、測試及本地化工作,較少從事整體框架設計、綜合解決方案等高端外包服務;較少作為總接包商,較多承擔三級、四級分包工作。
因此,本土服務外包企業必須通過多種創新,提升在全球服務外包產業‘金字塔’中的層級,逐步擺脫處于價值鏈低端的不利局面。”胡景巖說。
他建議說,與印度相比,中國的發展路徑應當將服務外包產業內嵌”到制造業競爭力提升水平之中,實現先進制造”與卓越服務”的對接,提高中國產業結構的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