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服務業重點行業發展(二)
經濟結構轉型調整期,服務業加速發展正當時。對我省而言,關鍵在于加快9大重點行業發展,推進服務業發展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
《2010年推進服務業重點行業發展工作方案》日前已出臺,全省各地各部門加快推進服務業發展的工作局面已初步形成。
名列9大重點行業的商貿流通及服務外包,一個是國民經濟的先導性產業,一個是新的國際分工格局誕生的新興產業,對于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均起到重要作用。作為全省服務業發展工作的牽頭部門以及商貿流通業行業主管部門,省商務廳采取了有效措施推進商貿流通和服務外包發展,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發展目標
商貿流通業
通過西部商貿中心建設,我省要在2009-2012年,全省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左右,2012年達到1200億元左右。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左右,2012年達到8400億元左右。建設10個年交易額超過100億元、100個年交易額超過20億元的大型批發交易市場、培育3戶年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的大型連鎖企業。
服務外包業
今年力爭實現離岸服務外包合同登記2億美元,同比增長25%;實際執行額1.3億美元,同比增長30%;實現服務外包千人企業零的突破,促進2家服務外包企業規模達千人以上。
拉動國民經濟的先導——
發展商貿流通業,促進生產、引導投資、拉動消費、增加就業
數字:2009年,全省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3%,其中全省批發零售業對GDP的貢獻率為7.5%;截至去年,商貿流通業實現就業1470.8萬人,占就業總數30.9%,成為我省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同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58.69億元,增長2.4倍,有力地促進了我省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商貿流通業已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發展的先導性產業,對促進生產、引導投資、拉動消費、增加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省商務廳表示,在全省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已逐步形成商品市場體系日趨完善、流通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多元化市場主體并存、商品流通宏觀調控漸趨成熟的基本格局,為改善市場供應、繁榮活躍市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發展國民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新形勢下,我省商貿流通業也面臨調整升級。業內人士分析,從西部看,四川商貿業發展具備相對優勢,但與東部相比,商貿流通業競爭力較弱、農村商貿流通發展滯后。要解決我省商貿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可從優化商貿結構、區域布局、創新流通方式破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商貿流通發展,省委九屆四次全會提出要將我省建設成為西部商貿中心,2009年,省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并印發了《四川省西部商貿中心建設規劃(2009-2012年)》,作為推進西部商貿中心建設的主要牽頭部門,省商務廳已牽頭制定了2010年推動西部商貿中心規劃的年度計劃,并開始組織實施。
輻射西部、面向全國、融入世界的西部商貿中心的藍圖已繪就。根據規劃,我省將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商貿結構,創新流通方式,擴大流通規模,以中心城市為依托,打造具備聚集、輻射、示范、展示、服務和創新六大功能,輻射西部、面向全國、融入世界,對西部經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綜合性現代商貿中心。通過優化貿易結構和區域布局,在全省形成大商貿、大市場、大流通、大協作格局。
具體運作靠平臺。省商務廳表示,我省將重點建設批發貿易、零售貿易、服務貿易、商務信息、會展經濟和遠期交割平臺,推動全省商貿流通業的全面繁榮。其中,打造期貨遠期交割平臺,發揮期貨交易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和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是西部商貿中心建設的一大亮點。
省商務廳表示,圍繞加快西部商貿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設,突出重點、打造亮點,集中安排有限的資金辦具有影響力和帶動性的重大工程的思路,省商務廳制定了《村村農家店建設工程》、《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程》、《商貿流通促大扶優工程》、《網購網銷推進工程》、《民族貿易促進工程》、《人才強商工程》等六大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工程工作方案,已經廳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不久將印發各地組織實施。
撬動城市增長的新引擎——
發展服務外包,實現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優化提升產業結構,促進引進外資規模和結構提升
數字:今年一季度,成都市服務外包執行金額693.7萬美元,截至2010年3月累計注冊服務外包企業194家。圍繞服務外包產業,馬士基、埃森哲、拉法基共享服務、新加坡電訊、印度維布絡等跨國知名企業紛紛落戶成都。
國際金融危機后,跨國企業加快在全球范圍內分包非核心業務,服務外包規模不斷擴大。專家認為,承接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轉移服務,可發揮技術外溢效應以培養人才、積累知識,對于提升制造業乃至整個經濟的生產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發包方選擇外包目的地,更加重視城市,城市是服務外包的主要載體。換言之,成都作為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若能抓住全球產業新分工的機遇,則能有效促進城市發展與轉型,促進經濟增長。
服務外包產業被國務院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及實踐科學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下發了《關于鼓勵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復函》(國辦函201069號),就鼓勵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再次提出了明確意見,主要包括:完善政策支持措施,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為服務外包企業做大做強營造良好的環境,加強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和引進,做好有關金融服務工作,制定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等內容。
省商務廳認為,我省發展服務外包,可發揮我省比較優勢,實現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同時也可優化提升產業結構、促進引進外資規模和結構的提升。
為加快我省服務外包發展,我省將依托成都這一全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以招大、扶強、營造環境為核心,在保持政策連續性的基礎上,突出產業環境和公共平臺建設,快速聚集服務外包企業,全面提升我省成都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水平,出臺一個文件,力爭兩個突破——
一個文件”:盡快出臺成都市關于進一步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意見”,對原有政策進行補充完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平臺建設,營造更為良好的服務外包發展環境。
二個突破”:一是重大項目有所突破,加強與高德納、畢馬威、肯耐珂薩等行業權威機構合作,捕獲服務外包項目信息,促成更多的項目落戶成都;二是人才引進和培育上有所突破,通過與知名人力資源機構合作,打造成都市服務外包中高端人力資源的引進和培育平臺,合作對象包括肯耐珂薩、信必優等。
三個平臺”:搭建成都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平臺、服務外包信息平臺及服務外包行業協會平臺,構筑政、校、企及行業協會的立體溝通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