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麥肯錫大中華區彭壯壯認為,軟件行業的發展將對服務外包領域產生非常強勁的正面推動力,帶動新興的形勢從現在的五千億美元的潛在市場,在未來得十年中增長三倍,發展超過一萬五千億美元的規模景。
麥肯錫大中華區彭壯壯(比特網配圖)
比特網(ChinaByte)6月24日消息以實現兩化融合,創造綠色增長”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今日已經進入第三天。 麥肯錫大中華區彭壯壯在2010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政策與趨勢發布會”上稱,他認為,軟件行業的發展將對服務外包領域產生非常強勁的正面推動力,帶動新興的形勢從現在的五千億美元的潛在市場,在未來得十年中增長三倍,發展超過一萬五千億美元的規模景。
以下為演講實錄:
彭壯壯:謝謝主持人的介紹,我也首先在這里向各位表達歉意,因為在來的路上多停了一個小時,今年是我第四年來到大連,每次來的時候都覺得有新的氣象,今年又看到很多樓宇建設了起來,我想這也見證了大連和我們行業的發展。今天很高興和大家分享一下麥肯錫全球軟件院在今年剛剛研究出版的一份關于全球軟件和外包行業的競爭力的報告,從研究出來只有三個月的時間,所以凝聚了我們對軟件外包行業的發展最新的一些成果和思路,也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個報告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我們的行業,行業目前所呈現的特征,在軟件和服務這兩個大領域上目前行業所領域的特征。行業往前走行業會呈現的重要趨勢,以及行業的競爭力所在,特別是國與國之間、市場與市場之間競爭力所在,主要從這三分析給大家帶來我們新的研究成果。
總體來講我們考慮軟件行業目前就是看三個主要部分。第一塊就是外包軟件,第二塊是IT服務,第三塊是所謂嵌入式軟件,主要這三塊來考慮行業的特征和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們看全球的行業規模,外包軟件在08年的時候是三千億美元左右,其他行業的內部開發軟件都是差不多兩千億左右,這是一個總體我們看到行業的規模分布。
如果我一塊一塊和大家來看,從套裝軟件來給大家做一個剖析和介紹。左邊是從一個產品的門類進行一個分析,右邊是從我們面向的銷售用戶所在的行業做分析。這兩邊我們看到比較有意思的現象,總體在將近三千億美元的套裝軟件的套裝軟件市場總規模里面48%,差不多50%是在應用軟件上面,剩下30%是基礎設施上面,剩下還有23%更多是圍繞開發和部署,這是從產品的內容上看。如果從最終用戶上看,也有結構的分析,這里面大的行業,比如說制造、金融業、通訊行業都占到了比較大的份額。企業之外真正面向消費者的軟件銷售實際上占的是非常低的,這是行業比較大的特色。從產品細分上來講,應用占了半壁江山,占到了48%的份額,從最終用戶來看絕大部分是企業。整個套裝軟件行業呈現了什么樣一個結構,或者說在今天呈現了什么樣的結構?呈現了一個高度整合的結構,可以看第六頁上這個圖,從1996年-2008年,我們把軟件行業的類型做了一個劃分,有大型、超大型和小型的。超大型實際上就是四家:微軟、IBM、甲骨文和SAP等。大型的收入達到十億到一百億美元,剩下的不到五億美元是小型的。所以大家看到比較有意思一個兩極分化的行業結構。這一方面有超大型的四家企業占據了行業的份額差不多40%,而且他們的占比是在逐年增加的,大家看到1996年四家的占比只有24%,到2008年占比已經達到38%,是逐年上升。
另外我們看到小型的企業,就是大家經常講的在規模非常非常多的情況下,小型的企業并沒有消失了,1996年占到45%的份額,到08年占到36%的份額,所以小型企業有非常強的創新力。此外可以看到這個結構里面,在這張圖里邊,看結構分布的話,這就有點像一個經典長遠的圖,最上面的微軟、IBM、甲骨文、SAP,他們的軟件收入都在幾百億美元的規模,其實從第一名到第四名已經有了將近五倍的差距。從這里面第一名和第二十名相比就有六十倍的差距。
同時我們也看到大企業由于它有了相當雄厚的財力基礎,還不斷地在進一步推動行業的整合。第七頁我們看到像微軟等如果從2006年1月份開始統計到2008年末,都達到了上百億的規模,這是他們能夠進一步整合這個行業的原動力。
軟件這個行業還有一些什么特性?我們看到在目前這個時間階段,套裝軟件在整個我們看到和高科技相關的行業里面未必是最高的,但是占整個利潤或者說收入的比例和市值的比例都是最高的,這個套裝軟件仍然是高科技軟件業里面最為盈利和市場最好的部分。看這張圖的部分是一個收入的細分,這個里面套裝軟件比IT服務要小,比生產計算機相關的要小,它并不是收入最高的一部分。但是看這些行業的收益利潤放在一塊,再做一個拆分的話,套裝軟件就已經達到了最高的,是20%,如果把企業的市值放在一塊再做一個拆分套裝軟件就是最高的。這是我們和前面講到相關的。
從總體上來講它所創造的利潤和被市場認可的價值來看都是最高的。這里面在套裝軟件行業里面超大型的企業其實貢獻了絕大部分的收入和利潤,就像我前面講到的是一樣的。而且應該講這個趨勢更加的極端和明顯。比如第九頁我們做了一個拆分,左邊是收入的拆分,然后到右邊是一個利潤的拆分。你可以看到左邊超大型的四家軟件企業,它們的收入占到了1200億美元,占到所有這些分析企業里面的一半,50%左右。但是如果看到利潤拆分的話,它就占到了70%,也就是說這些超大型企業它的利潤率是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所以前面是軟件行業我國目前看了結構。
再看服務,服務分成了兩個大類、六個小類。兩個大類是產品跟產品相關支持的服務,還有一個大類是專業性的服務。這里面看到和產品相關的,比如說硬件的維護和支持、軟件的維護和支持是大類,專業服務里面分成了四個子類、咨詢、開發和整合、IT的管理六個不同的業務。同樣的如果我們看一下IT服務這個領域,它的行業結構是什么樣的?我們看到第十一頁上面,產品或者說從前面講的這六類來看,在這里面開發和整合、IT管理占到了絕大多數,這里面有57%的份額在這兩塊上面,其他的像流程管理、硬件維護和支持、咨詢管理和支持,總體下來占到44%。
另外一邊,我們也看了一下IT服務它所面對的行業是什么樣的?這里面金融服務這是一個全球的視角,金融服務是最大的,占到23%的份額,其他比較大的領域,像政府、制造業、通訊都是比較大的領域。這個是我們看到的IT服務的一個總體行業結構。
IT服務這個行業和軟件行業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點,我想在座的同事實際上也或多或少和這些軟件企業,或者是IT服務企業有過接觸甚至是合作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到非常不同的景象。前面講到了在軟件行業里面是兩極分化,前面四家占據了將近40%的市場份額,在IT服務這個行業里面,我看到它是非常分散的,是一個非常零散的結構。前十五家企業加在一塊只占到33%的份額,而且這里面從它上下游的排名比例,比如說我前面講到在軟件行業里面第一名和第十五名差了七倍,是一個非常不一樣的行業結構,它的零散度要比套裝軟件行業高的多,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一些排名靠前的,前十五家企業的市場份額。這些都是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IT的企業。
前面我簡單的利用十幾分鐘的時間把行業目前看到的特征給大家重溫了一下。我們其實更加關心的是行業將來怎么成長?行業怎么樣往前走?行業往前走會有什么樣的一些基本趨勢和走向?這里面我想和往年介紹的不一樣,這里面我們做了一些宏觀經濟方面的分析,因為做這個報告是全球研究院,他們專長與全球軟件的分析,所以我們做了一些比較,也發現了一些值得去借鑒對我們有指導意義的趨勢。比如說第十六頁的圖可以看到這個人均套裝軟件的銷售額,看這個國家一共銷售了多少軟件,然后除以整個人數,人均的銷售額和人均GDP之間是有一個非常明確的關聯關系。
大家看到這張圖上面,絕大部分我們分析的國家和地區,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在這樣一張曲線上面去分布。這里邊我們看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首先這條線在發展中國家所處的這半邊,也就是左半邊,這條線是比較平滑的線。也就是說在國家經濟沒有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前,實際上人均的套裝軟件銷售額起來是很慢的,經濟要往前發展多,它才會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比如說看到這里人均GDP達到一萬美金到1.5萬美金,套裝軟件人均只漲了0.5萬美金,人均GDP漲了1.5萬美金,套裝軟件人均只漲了50%,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增長。
到了這個圖的右半邊,發達國家這邊,我們就看到了非常明顯的增速,到了這里邊法家發達國家的收入變化,人均GDP變化,人均套裝軟件就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從這個圖上可以讀到幾個不同的啟示。啟示軟件的銷售量和國家的GDP數字有關系,實際上和GDP的結構也有非常大的關系。為什么這么說?比如說在這張圖上右半邊有一些人均GDP非常高的國家,像瑞士、丹麥、挪威這些國家,它的套裝軟件的銷售額并不高,并沒有比美國這些國家高。為什么?實際上我們看到一個國家所從事的經濟活動,它所擁有的大型企業的數量,實際上對它的套裝軟件的銷售額度有非常大的影響。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在這張圖的左半邊,這些發達國家雖然賦予了,但是它的經濟活動和結構還沒有達到一個相當大的水平,它所擁有的大型企業可能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數量,所以它的增長是比較緩慢的,反過來現在全球經濟主要的國家,比如像美國這樣的國家,不僅是整體人民富裕的程度導致了它的高速增長。另外高度相關的關系是軟件銷售合計算機價格之間的明確相關性的關系。我們看到從1995年-2008年,這十幾年內全球計算機的價格出現非常大的下降,差不多縮成了原來的1/10,在這個過程中軟件銷售額增長了三倍,這里邊也是有一個非常明確的連帶關系和發展趨勢。同樣如果往前走,計算機價格進一步下跌還會進一步刺激軟件銷售額的增加。
剛才講這個趨勢實際上對于在座的各位非常大的重要意義,未來軟件行業的增長來自于哪里?從過去的繳租來看,增長不來自于價格的上升,而來自于數量的增加。從1990年-2008年軟件的價格大概以每年1%的速度在下降,這是一個全球數字價格,但是軟件的銷售數量是以每年11%的速度在上升,這個是這個行業增長的趨勢。
第二個我們看一下IT服務。前面講了套裝軟件和宏觀經濟之間的一個比較,我們同時也看到了IT服務的需求和人均GDP之間的關系。這條曲線相對來講比較均衡,我們看到人均IT服務的收入,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會基本同比的增長,這點在發展中國家也看到了。就是在發展中國家隨著各種各樣的原因,這個銷售部被看好,但是IT服務作迅猛提升。我們看到這個曲線會沿著這個曲線一直往下走。隨著人均GDP的增長,人均IT服務的收入就會穩步上升。
如果綜合我們看到前面這兩個趨勢,兩個宏觀經濟和服務行業之間的關聯關系,我們看到第二十頁這張圖就不會感覺到太突然。實際上全球軟件需求90%以上是在高收入國家。你如果看GDP拆分的話,高收入國家美國、歐盟的十五國加上其他高收入的國家,整體占全球GDP的73%左右,但是在套裝軟件,包括軟件和IT服務這兩項里面,它們占90%。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這也是我們從長遠來看,為什么講美國市場的重要性不會衰竭?美國的GDP占比是25.6%,但是對于軟件的需求達到了40.5%,這是非常超出它的經濟的。這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一點,這不僅是GDP的絕對值,還有一個國家經濟結構的關系,因為美國有全球大型跨國公司的總部,所以軟件開發的研究實施都會在這里出現。這也是能解釋為什么在這一項上面所支出的份額遠遠大于它在全球經濟所占的比例。
同樣看到發展中國家、低收入國家雖然在GDP占比達到25%,但是在軟件和IT服務里面還不到20%,這是需要長期追趕的一個差距。
我們看到軟件這個行業不僅是自身有很多發展,同時它跟其他行業之間的聯系也是促進它的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跟政府公共服務的聯系、金融行業的聯系、電信行業的聯系,這些聯系從某種角度來講,也會進一步推動軟件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們也想對過去和未來有一個分析,我們看第二十四頁的未來,我們對未來IT服務和軟件這兩個最大增長的一些預期。
首先看到2008年-2009年不管是IT服務、套裝軟件都經歷了一個下滑,這里面IT服務降了4%,套裝軟件降了2%,從2009年-2013年,未來四到五年當中,我們預計這兩個行業都會快速恢復。套裝軟件應該會恢復到6%以上,IT服務會恢復到5%以上的增長。這個增長的速度里邊最快的肯定是發展中國家、亞太地區和其他國家所處的地區,增長速度可以達到8%或者以上,在西歐和北美我們看到這兩塊增長速度其實并不慢,也能夠大體超過GDP的增長速度。所以我們感覺到這兩個行業接下去會有一個比較快速的恢復期。
未來我們看到軟件業的一些主要趨勢。這些趨勢可能在未來五年甚至是十年可能會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這個行業。這里面由于時間關系不能一一講述這些趨勢了,說幾個重點,影響比較多的給大家解釋一下。
第一個是看到軟件和其他高科技企業之間橫向和縱向的整合會越來越多。這里邊我們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所謂的橫向整合是什么意思?橫向的整合就是說一個軟件企業不僅僅局限于原來的一個子門類。而是向更多的延伸。縱向的移動是畫出了軟件的走向,比如說硬件走向互聯網等等。這里面典型的例子,比如說微軟,除了原來的操作系統之外,現在還非常積極在推動企業應用軟件的工作。比如說我們看到像諾基亞這樣的企業,本來作為一個硬件的企業,一個移動設備的硬件企業,現在也在涉足操作系統,比如說看到像google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也在涉足操作系統。將來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橫向和縱向更加整合的行業,現在各自在各自的行業里面不一樣,將來會看到兼具軟件、硬件服務能力或者兼有各方面軟件能力的企業出現,這是一個整合的趨勢。
第二個看到軟件服務的增長還是在不斷加速的。在27頁上我們看到由于它真正能夠為客戶節省非常明顯的支出,在很多情況下節省支出可以達到20%-30%,甚至更大程度的節省。過去幾年里面每年的節省速度達到37%以上,而且一大批像風險投資的企業也對這樣一個服務模式非常看好。這是我的感覺非常明顯的趨勢。
第三個開放軟件,同樣我們感覺會對套裝軟件市場最傳統的可能會帶來一些顛覆性的變化。雖然目前的銷售收入還不高,到2009年有7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從未來來看也能夠保持將近20%的增長。同時對于套裝軟件企業也有一個比較大的影響,比如說會加速商業軟件的貶值,加速價格的下滑。所以我們看到這是第三個未來發展會比較快速的一個趨勢。
第四個我想講一下我們看到,實際上有很多新的領域會推動非傳統的套裝軟件的出現,比如說醫療、衛生、政府公共服務、媒體行業,這些是新的增長點。這里面我看到一些,比如以美國為例,從未來得醫療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就會推導出它對軟件、IT服務的需求會答復上升。下面這個例子從政府的角度進行分析,政府對未來IT的需求也會大幅度上升。
前面講了很多軟件、IT服務,這里面也來考慮一下服務外包的發展會是怎樣的趨勢。前面我們講到了軟件本身這個行業會有一個快速的復蘇,IT服務業會快速復蘇,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這兩個行業其實都跟服務外包是關聯的。我們看到到2020年和現在的2010年相比較,服務外包的潛在市場還會有長足的發展,為什么?因為我們看到前面軟件、IT服務市場會有長足的發展,未來這兩個服務外包的模式肯定會繼續發展。另外我們也看到有很多新的增長點會出現。所以我想這張圖給大家花幾分鐘介紹一下。
這張圖最左邊講目前所謂的核心市場,這個目前的核心市場,根據我們的分析它的潛在規模是五千億美元,也就是說在目前市場范圍內有五千億美元的服務是可以外包的。這里面所占的比例,最下面這一塊是IT最傳統的一塊大概是1300億美元的需求,業務列成外包兩千億美元的外包,工程設計和研發服務1500億美元,這是我們所講的研發市場。在未來有四個增長點,這四個增長點和我們前面看到的軟件服務的增長點是非常高度相關的。第一個是現有的核心行業還會有進一步的增長,這個會帶來兩千億到兩千五百億潛在市場的擴大。
第二個是發達國家新的行業會產生更多外包的需求,比如這里面個提到的政府公共的領域、醫療、保健、媒體。這些新的需求會產生兩千億美元左右的潛在市場。
第三個我們看到的增長點是來自于新的客戶群。特別是是中小型企業,前面也講到了中小型企業一些新的軟件發展模式、新的服務模式,比如說軟件器服務這樣的模式會產生更多的效益,這里我們看到了同樣的新的客戶群,中小型企業對新的服務外包的需求,這塊的需求規模可能會達到兩千五百億美元。
第四個增長點是新興國家國內的需求。這里面講到了金磚四國國內的外包,因為前面我們看到了在長期的范圍來看隨著GDP的上升,不管是當地的軟件需求也好,還是IT服務需求也好都會上升,特別是IT服務的需求隨著它和國家的經濟上升水平之間的彈性可能會更強,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看到了新興國內市場的需求,將來這部分還會有四千億美元左右的增長點。如果把這些增長點全部整合在一起,加在一起,我們看到在2020年全球服務外包的潛在市場可能會超過一萬五千億美元。這里面最大的一塊是業務流程的外包是九千億到一萬億美元這樣一個潛在的規模,IGO會有四千億美元、工程服務、研發設計會有兩千億美元左右。所以未來我們能看到一個長足的增長,也能夠看到更好的增長前景。
我想今天花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給大家介紹了我們對整個行業最新趨勢的研究。如果總結來看首先軟件行業目前的結構,套裝軟件產品的分類,面向終端客戶群體的分類,行業企業的分類,我們前面講到了兩極分化的結構,前面四家占據了40%的份額。我們也看了IT服務這個市場相對比較零散的一個結構。我們看了往前走,軟件和服務兩塊和宏觀經濟之間的關聯關系,隨著宏觀經濟的發展這兩塊有什么不同的發展速度和增長模式,我們也看了推動整個行業新的發展趨勢,我們看到了軟件企業之間的整合,縱向和橫向的整合,我們看到了新的服務模式,比如說軟件服務新服務模式的出現,我們看到了新開發軟件和傳統軟件之間的沖擊,最后看到了不同的行業特別是新興的行業比如說醫療、政府、公共事業對于的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最后我們回到了下午這一部分的主題,所有這些發展對于服務外包領域來講都會產生非常強勁的正面推動力,帶動新興的形勢從現在的全五千億美元的潛在市場,在未來得十年中增長三倍,發展超過一萬五千億美元的規模,這對我們在座所有人都是振奮人心的前景。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先講到這里,謝謝大家!